作家乐冰:35年,坚守文学梦想
英才故事 第026期 作者:剑哥 时间:2018-12-12
▲乐冰
乐冰是近年来活跃在中国文坛的海南诗人,他以发表作品多、获奖多著称,著有中国第一部描写南海的16万字长诗《祖宗海》,代表作《南海,我的祖宗海》被评为“当代十佳海洋诗歌”,阅读量超过千万人,广为流传。
乐冰,1966年生于安徽宣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进修于鲁迅文学院19届作家高研班,曾担任安徽《宣城日报》记者。1990年移居海南,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海南省作家协会理事、海南省诗歌学会副主席、海口市作协副主席。
1
只有读书,才能摆脱精神上的贫困
乐冰儿时生活在宣城市孙埠镇,这里没有一间像样的书店,更不用说那存书多多的图书馆了。小时候,他最羡慕城里人的只有一桩事:把一张小小的借书证递上去,就可以挑选到自己喜爱的书籍。
那个时候,他的心里埋藏着一个梦想:长大了要当作家,要写书给别人看。
“要想写书给别人看,自己就要多读书。”乐冰记住了小学老师的话。
孙埠镇距有新华书店的城里约30里地。每年春节,家人给的那一点可怜巴巴的压岁钱,乐冰舍不得花掉一分。当攒到可以购买一本书的时候,他把钱一分一分地从用竹筒做的储蓄罐里掏出来拿去买书。为了省钱,去城里买书他都是步行,从不敢破费两毛钱坐一趟车。午饭也仅仅是揣在口袋里的几块锅巴。去城里买书来来回回,到了天擦黑才能赶回家。有时候,脚走起了泡,可一捧上飘着墨香的新书,什么痛也忘了。
▲少年时代的乐冰已在《语文报》《文学少年》《中学生文学》发表作品
书读多了,免不了就会有写作的冲动。少年时代,乐冰的习作常见于《语文报》《中学生文学》《文学少年》《中国青年报》等报刊。读高中的时候,乐冰创作的长诗《春天,我祝福少男少女》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臧克家作序,作为中学生课外读物,发行了2万册;1990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再版,发行了3.1万册。
大约是对文学的痴情感动了文学女神缪斯,乐冰的人生第一站便是进了《宣城日报》工作,从做校对、记者,一直干到要闻版编辑。如果说儿时读书的兴趣是下意识的,那么工作以后读书就成了他人生的追求。尽管工作初期薪水不高,但每月总得挤出一部分用于购书。乐冰在老家工作时间不长,钱没攒多少,书却攒了满满两个书柜,一个大木箱。
1990年,他只身到海南时除了带几件换洗的衣服外,剩下的便是一大捆沉甸甸的书籍。
▲1990年,乐冰刚来海南时留影
创业初期,乐冰在海口先后搬家13次。每一次搬家就像被洗掠过一样,大堆大堆的东西不得不丢弃,可那一箱伴他千里迢迢、受尽了颠沛流离之苦的书始终舍不得丢下。
▲1990年代初期,乐冰与好友李少君(左一)、马珂(中)在海口
乐冰说:“我不知道,如果没有书的熏陶,面对灯红酒绿的都市,我会变成什么样子?书使我摆脱了精神上的贫困,知道人究竟靠什么才是立身之本!”“所以,读书人要志存高远,要有大情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
鲁迅文学院为他打开了一扇窗户
2013年2月,鲁迅文学院第19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在全国招收了50名学员,乐冰被录取。鲁迅文学院素有作家摇篮之称。
▲2013年,乐冰与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
学习期间,当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著名散文家梁衡讲课时说到“新诗没有出路”时,乐冰大胆地提出了不同意见。当晚,他便撰文呼吁支持和关注新诗的发展。该文发表于2013年4月10日的《文艺报》上,文章的标题为《新诗需要更多关注》。
▲2000年,乐冰与著名作家韩少功
文中,乐冰结合这一届高研班的主题“作家的责任与使命”写道:诗歌创作不能仅仅满足于诗人的自我欣赏,归根结底还是要面对社会大众,进入百姓生活。诘屈聱牙的诗歌越来越脱离读者。新诗必须进行改革,他提倡诗歌要从生活的实感出发,诗人的情感要像一条粗绳紧紧地与人民、与生活绑在一起。
乐冰在文中进一步写到:现在很多诗歌看上去不错,但经不起探究和追问。不少诗歌仅仅是简单的叙事、粗略的生活回忆、小情感的描写之类,要么为了诗意制造虚假的抒情,要么是简单的散文语言分行,要么为迎合读者玩弄所谓的“诗艺”,要么空喊几句口号……诗人应当肩负起时代的使命,要有担当,不能沉溺在小我中,悲悲切切,无病呻吟。诗人应该是灵魂的使者,诗人的血一定是发烫的,诗人要对得起头上的桂冠、对得起时代、对得起历史。
▲乐冰与诗人雷平阳、潘维、雁西2016年12月于高雄
最让乐冰难忘的是听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李敬泽讲课。他没有讲稿,却能慷慨激昂、侃侃而谈。“作家要有非凡的洞察力,要写出像《悲惨世界》那样无愧历史、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文学的作品,为我们的读者和民族找寻一条希望之路。”李敬泽的话时刻激励着乐冰。
在鲁院读书期间,乐冰参加了第二届中国——澳大利亚文学论坛,聆听了两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面授机宜,一位是中国作家莫言,另一位是澳大利亚作家库克。
让乐冰开心的是他有两位同学获得了中国最高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他们是散文作家侯建飞、报告文学作家铁流。
鲁迅文学院为乐冰打开了一扇窗户,提高了他的文学境界和文学素养,知道作家的责任与担当。
3
好作品不是金钱能衡量的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乐冰在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从事观赏鱼养殖,认识很多渔民。虽然在那里没赚到什么钱,但有了丰富的生活积累,才有了后来他的代表作品《南海,我的祖宗海》。
▲乐冰站在南海的礁石上
当时,给乐冰供货的是一位叫阿财的渔民。阿财有一个哥哥,高高瘦瘦的,平时话不多,但对人很友善。他的哥哥是船长,负责出海捕鱼,弟弟负责销售。乐冰经常和他们兄弟俩光着膀子在鱼排上大碗喝着海南本地产的地瓜酒。有一次台风过后,乐冰和阿财喝酒时,他一声不吭,与平时大不一样,酒喝到最后,阿财忍不住爬在桌子上呜呜地哭起来。乐冰从来没有见过他这么伤心,也忍不住陪他一起流泪。后来,阿财告诉乐冰,他哥哥的船被台风打翻了,再也回不来了。一个鲜活的生命突然从乐冰的生活里消逝,让他很伤感。
《南海,我的祖宗海》的创作,是一件机缘巧合的事情。2012年黄岩岛事件,菲律宾抓了琼海渔民,网上有很多人发帖子,上街游行,乐冰突然灵感来了。他想,我作为一个中国诗人,又住在南海边,我应该写首诗来表明我的态度,而且被抓的渔民有些是我认识的,我感到特别气愤。热血涌上来,一气呵成写了《南海,我的祖宗海》。
▲《南海,我的祖宗海》封面
写完之后,乐冰把诗贴到中国诗歌流派网上。没想到很短的时间内,有几万人跟帖,很多诗人还写了评论文章。后来经人民网、新华网、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报道,很多网站转载,这首诗就广为人所知了。
2016年7月12日,所谓的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裁决后,这首诗又被读者找出来,有3000多家微信平台推送。2017年,在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指导下,这首诗被评为“当代十佳海洋诗歌”。
▲《祖宗海》封面
1990年代,恰逢潭门镇正规划建设一个开发区,对外招商,土地只要一万元一亩。乐冰与一位朋友每人出资5万元共买了10亩地。等了3年,开发区一直没动静,两人都把土地转让了。
转眼到了2015年秋天,乐冰去琼海博鳌参加海南省作家协会组织的读书会,有位在潭门从事工艺品生意的老乡,邀请他去参观。
“潭门大变样了,我已经认不出来了。”乐冰感慨道。
乐冰指指当年的开发区问老乡:“现在这里的土地多少钱一亩?”
“300多万。”老乡说。
乐冰认为,有失便有得,好作品不是金钱能衡量的,我在潭门收获了诗歌《南海,我的祖宗海》。这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命运的安排。虽然我在潭门生意上亏了本,失去的只是金钱,但我收获了比金钱更贵重的诗歌,好诗难觅,如此重大题材的诗歌被我觅到了,这是我的幸运。
“21世纪是海洋大开发的时代,中国的海洋权益要靠中华民族的共同奋斗。要在全国各族人民中,大力提高海洋意识,热爱海洋国土,增强维护海洋权益的观念。”乐冰说。
4
《祖宗海》:中国第一部描写南海的长诗
《南海,我的祖宗海》创作后,乐冰一直感到意犹未尽。于是酝酿创作长诗《祖宗海》。
2013年6月,受三沙市人民政府邀请,海南省作家协会委派乐冰到三沙市采风。在永兴岛上一路看下来后,乐冰就列出了很多可写的素材。
▲乐冰在三沙主权碑前
本来只打算在永兴岛住一天,结果第二天打台风,接他们的船来不了。乐冰在西沙宾馆住了7天,整理采访本,觉得还有很多需要要补充。于是,他到军营、渔民家里,挨家挨户采访,记录了一大本,心里就有些底了。
原来南海那么大,260多个岛礁,那就是一个创作的富矿啊。回来后乐冰把南海有名字的岛礁都查了一遍,酝酿感情,计划给每个岛礁赋一首诗,以物托情。
为了创作长诗《祖宗海》,乐冰跑图书馆,又多次赴三沙采访,做了很多笔记。那几年过年过节,他都是把门窗关得紧紧的,外面放炮竹都听不见,完全沉浸在创作状态中。
从海口坐船去三沙差不多十几个小时,如果在船上遇到风,慢的话要20个小时左右。许多本地人都呕吐不止,而乐冰却一点事都没有,这得益于他有一个好身体,他曾在2010年获得过“海南省健康先生季军”“健康达人”奖。
▲乐冰在健身
乐冰给《祖宗海》定下创作要求:一是民间立场,诗意表达。将传统、历史和主权,转换成诗歌语言,追求真情朴直,出言有据,平易近人,避免说教生硬。二是写实与抒情相结合。寓史于细节,寓理于事实,寓情于诗歌,艺术展现南海是我们的祖宗海。三是以文学的方式表明立场,南海自古就是中国渔民的“祖宗海”。
《祖宗海》创作历时4年。2017年9月,中国首部描写南海的16万字长诗《祖宗海》由海南出版社投资出版。
为了保护作家的知识产权权,将作品通过商标的形式进行保护,发挥文学代表作品的品牌优势,2017年,在朋友的建议下,乐冰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了“祖宗海”商标,经过审查和公示,获得批准。
▲从一首诗到一瓶酒
5
《海南梦》:一代闯海人的心灵史诗
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大型文学核心期刊《中国作家》2013年推出长篇小说专号,从100多部长篇小说中精选了4部发表,乐冰的长篇小说《海南梦》被选中。《文艺报》2014年1月13日以《一代闯海人的心灵史诗》为题发表长篇评论推荐这部小说。
“《海南梦》是一部青春励志长篇小说。2000年我开始着手创作,2012年完稿。小说有部分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认为文学来源于生活,如果没有生活积淀,光靠天赋凭空想象作品是有欠缺的。《海南梦》讲述了海南建省办特区的大背景下,一批闯海人在这片热土上挥洒热血,寻梦、织梦、追梦,由此而引发的故事。”乐冰说。《海南梦》里的一些人物原型已经不在人世了,他们把青春和生命献给了海南,为了记录那一段悲壮的历史和当年的闯海人的经历,乐冰用心创作这部小说。2013年3月,乐冰把它投到《中国作家》杂志,一个月后,编辑部就打来电话说决定采用。
《海南梦》采用了线性叙述,通过主人公江鹤的视角来观察体验社会,体察世态人情,反思时代,由江鹤再做伸展辐射,形成枝蔓状、网状的社会结构和肌理。江鹤在海南成长,经历了从末路到中兴,从喧闹到静寂这样一个起落沉浮和醒悟的过程。小说的故事并不复杂,江鹤的发迹过程,核心推动力在于准确把握了市场机遇,尤其把准了人性的弱点。小说印证了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名言:自从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2013年7月,乐冰在三沙市永兴岛采风
在《海南梦》中,乐冰塑造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女性:第一种类型是圣女。刘娜,这个女性对江鹤不离不弃、从一而终,像母亲、像姐姐,又像妹妹、像女儿,满足了江鹤一切的情感需求。但是,就是不太像情人。第二种类型是欲女。从林菁、可可到肖玲、段小蝶、林媚媚、阿芬,无一不是物质女性,无一不是通过色相来获取世俗欲望的满足。还有一种女性,相对正常,介于圣女和欲女之间,既追求真爱,又不放弃物质,从而游离于家庭与职业潜规则边缘,对所投靠的人付出真情,这种女性的典型是黄茜。
“《海南梦》把江鹤在欲望中的沉沦和挣扎描写得生动传神,丝丝入扣。体现了作家到位的笔力和刻画人物和场景的功力。江鹤,及其身边众生群像,作为一个整体,生动地展示了当代中国沿海开放城市的典型人物形象。”著名文学评论家、文学博士于爱成在《一代闯海人的心灵史诗》中写到:“《海南梦》为历史、为中国人的生存史、生活史、心灵史,留下了难得的一份文学记忆。”
6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从1983年在《宣城日报》发表第一篇作品《绿地》到2018年,乐冰从事文学创作已经整整35年。
▲2018年端午节乐冰与母亲合影
35年来,乐冰一直坚守一个梦想:文学梦。
35年来,乐冰先后在《人民文学》《诗刊》《北京文学》《清明》《江南》《芒种》《朔方》《飞天》《青海湖》《黄河》等众多知名文学期刊发表诗歌1000余首、小说和散文30余万字,并有长篇小说发表于《中国作家》,著有小说、散文、诗歌专著9部,作品被收入《中国诗歌年鉴》《中国诗歌精选》《中国诗歌排行榜》《中国年度诗歌》等百余种年选、文集,获第四届海南省出版物政府奖、第五届海南省文学双年奖、“第五届中国好诗榜”上榜诗人、中国国家艺术基金扶持(2017年)、第三届海南省政府文华奖、第六届李白诗歌奖、《人民文学》优秀诗歌奖、《现代青年》杂志年度最佳诗人等;
代表作《南海,我的祖宗海》被评为“当代十佳海洋诗歌”;2014年,乐冰被海南省授予“海洋大使”称号;2015年被海口市授予“德艺双馨优秀文艺家”称号;2016年被评为“海口市十大新闻人物”候选人。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是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精气神。”乐冰经常提醒自己,千万不能骄傲自满,艺无止境。
▲乐冰在工厂采访
谈到诗歌,乐冰说:“一个热爱诗歌的读者,可以从诗歌中汲取生活的勇气、智慧和力量。有了诗歌的陪伴,即使受苦、受难时也不会感到那种被世界抛弃的孤单,即使危难时,仍能感到一种来自远方的施救力量。诗歌不仅能救赎我们,诗歌还能提高我们的气质,懂得如何生活得更好。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如何减压,洗心、去浮躁,使内心强大,诗歌就像黑夜里大海上的灯塔,可以照亮我们到达彼岸。诗歌也可以像阳光,照亮我们、温暖我们。诗歌像宗教一样,让我们能够平静地面对世界发生的一切,让我们只要活一天就会感恩生活。”
▲乐冰在朗诵诗歌
多年来,乐冰一直坚持读书、写作。他曾花5年时间抄写四书五经,还编撰、手抄了《中国古典诗词赏读》。今年10月,乐冰组诗《风从故乡来》获第六届李白诗歌奖(优秀奖);12月,第五届“中国好诗榜”在海南万宁揭晓,乐冰诗歌《命薄如纸》上榜。乐冰说,“一个作家除了多读书、有文学才华,还要有情怀。一个人站得高,心胸才会开阔,作家必须深入生活,作品才会接地气、才会有生命的厚度。”
因为热爱文学,乐冰失去了很多玩乐的时间。
乐冰认为,“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有得便有失,我失去了世俗中的一些东西,得到的却是文学的滋养,心灵的乐趣。”
剑哥:海南网络大V,资深媒体人
版权声明:来源《海南英才》微信公众号,均由账号主体特约作者撰写,受到版权保护。如需转载,请与公众号和作者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