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水稻产业链闭环生态圈 海口“琼山福稻”打响区域公共品牌
海口琼山区红旗镇墨桥村福稻生态米种植基地,农机手正驾驶联合收割机收割稻谷。康登淋 摄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他指出,“在粮食问题上不能侥幸、不能折腾”“如果口粮依赖进口,我们就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
海南建设自贸港,最大的短板在农村,最薄弱的基础是“三农”,而水稻是典型的薄弱产业。长期以来,由于水稻单产水平较低,比较效益较差,广大农民种植积极性极为低下,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科技化、专业社会化服务等自然无从谈起,导致耕地和水田撂荒或改种槟榔、热带水果、花卉甚至改挖鱼塘等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危及基本农田保护和粮食安全,也极大影响乡村振兴和自贸港建设的成色。
三亚海棠湾水稻国家公园。武威 摄
如何守住基本农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底线?如何让稻农收入稳步增长,让工商资本有效进入,让水稻产业为产业振兴、自贸港建设添砖加瓦?这是各级政府必须予以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而海南五田家构建的水稻命运共同体发展模式,打造的水稻产业链闭环生态圈,为我们带来了启示。
自2014年创立至今,海南五田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五田家”)经过7年的发展,从单一的无添加农产品销售公司,成长为跨业态经营企业集团。五田家始终坚守“两个坚持、一个构建、一个打造”的发展理念与发展目标,坚持为政府分忧、为稻农解难、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共赢为根本、以平台为依托,以智慧农业为目标、以政府为纽带、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突破口、以社会化服务为抓手、以订单为保障的发展方向,构建“企业+政府+协会+专业合作社+农户+科研单位+平台+消费者”的命运共同体发展模式,打造水稻产业链闭环生态圈。
2019年,五田家与海口市琼山区合作,将核心种植区放在红旗镇,辐射带动周边临近乡镇,打造“琼山福系列”品牌产品,打响了“琼山福稻”区域公共品牌。2019年双方开展50亩试验水稻田种植,2020年种植规模扩大至28310亩,2021年计划推广至55000亩;2019年带动农户就业16户,2020年带动农户就业836户,2021年带动农户就业预计达3600户。2020年9月,“琼山福稻”荣获“2020海南(行业)十大公信力品牌”称号。目前五田家在省内外连锁门店达22家,会员家庭超15万个,“琼山福稻”产品月销售量达5万件。
金光灿灿的琼山福稻。陈家煜 摄
具体分析“五田家”模式,笔者认为其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破解“基本农田保护”的瓶颈。为构建命运共同体发展模式、打造水稻产业链闭环生态圈,“五田家”作出以下探索和尝试:免费发放优良种子,2019年为200斤、2020年为43.46吨、2021年早造为56.62吨;提供机耕服务,2019年为50亩、2020年为5500亩、2021年早造为30000亩;提供机防服务,2019年为50亩、2020年为5500亩、2021年早造为28310亩;提供机收服务,2019年为50亩、2020年为5500亩、2021年早造为28310亩;提供粮食烘干服务,2019年为20吨、2020年为3500吨、2021年早造为13500吨……从2019年的50亩到2021年的55000亩,从2019年的16户到2021年的3600户,从2019年农户年人均收益1000元到2021年农户年人均收益3400元,从2019年亩均产量550公斤到2021年亩均产量700公斤,这不仅是单产水平、收益的提高,也是产学研企销金协同模式的实践,更是对基本农田保护、智慧农业、产业振兴等的有效探索路径。“五田家”模式让水稻产业更有奔头、让稻农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是破解“智慧农业”的瓶颈。智慧农业是智慧经济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实现后发优势、经济发展后来居上、实现赶超战略的主要途径。为此,“五田家”围绕一套智慧水稻服务标准、一个智慧水稻服务平台和一个核心功能打造智慧农业。具体为:打造一套智慧水稻服务标准(水稻服务资源标准体系、水稻资源交易标准体系、水稻对外支付接口标准体系、对外物流仓储接口标准体系、数据安全标准体系、水稻服务双向信用考核标准体系);打造一个智慧水稻服务平台(包括智慧水稻基地、滴滴农服、水稻产业推广平台、公益型服务平台、家门口的碾米仓等),实现智能化、共享性、开放性、公益性和便捷性;构建一个核心功能——滴滴农服,实现一键启动、机械化作业,成为现代化新农人标配。滴滴农服服务流程为:选择服务项目→填写地址预约上门→操作人员接单→电话联系上门服务→操作完成验收结算→服务评价。
三是破解“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瓶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水稻产业由低质低效向高质高效演变的基本途径,“五田家”在产业融合方面作出以下探索:促进主体融合,形成龙头企业牵头、农民合作社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促进业态融合,引导经营主体聚焦农业两头、生产两端,跨界配置农业和现代产业要素,促进农业生产与加工、流通、销售、旅游等产业相互连接、交叉融合,培育种养循环、中央厨房、休闲农业、数字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增强产业融合发展新动能;促进利益融合,鼓励发展企农契约型、利益分红型、股份合作型等合作模式,引导融合主体建立健全订单生产、股份合作、产销联动、利润返还等多种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把更多就业机会和产业链增值收益留给农民。
琼山福稻系列精品网货包装
四是破解“社会化服务”的瓶颈。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机制。“五田家”瞄准稻农生产经营需要、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扩大服务范围,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构建滴滴农服,从种植业向养殖业等领域推进,从产中向产前、产后等环节延伸,因地制宜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有效满足多样化服务需求。通过信息化等手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更大范围的服务资源整合、供需有效对接,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更好引领了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五是破解“产学研企销金协同”的瓶颈。参与袁隆平院士主持的“双季亩产3000斤水稻品种选育与配套高效栽培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项目”、谢华安院士主持的“高产高效再生水稻筛选及其生产技术的应用示范项目”、谢华安院士团队和海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主持的“海南水稻育、推、繁一体化示范项目”等科研项目,为水稻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通过五田家连锁(核心业务)、昇田农业(农业开发、供应链管理)、慧田数据(数字农业)、乃粒文旅(休闲农业)、五爸农产品(农产品批发、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智农教育和金田金融等七大板块,构建水稻产业命运共同体发展模式,打造水稻产业链闭环生态圈。
观察“五田家”发展模式,笔者建议,一是大力推广推介“五田家”模式,让广大农户从中获益,让海南水稻产业振兴落到实处,让广大稻农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高;二是各级政府要当好“五田家”与广大稻农的联系纽带,“五田家”模式的成功,离不开各级政府为运营商创造的良好营商环境,特别是与琼山区政府持续支持,并同广大稻农反复沟通、同运营商认真协调等工作密不可分。
琼山福稻溯源专场直播活动
(作者系海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海南热带农业与农村经济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