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获批股价连跌 *ST基础为何打折卖给海发控
10月的最后一天,海航集团及相关破产重整企业的重整计划被海南省高院裁定批准,在此之后,获批重整的海航系企业之一*ST基础(600515.SH)的股价,就开始了连续下跌的历程,今日收盘于8.18元,再次下跌3.2%。
不过,ST基础在重整期间的大半年中股价一度翻番,而目前回调的股价,仍比ST基础的战略投资人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海发控”)即将要入股ST基础的成本价要高出不少——根据ST基础的重整方案,海发控将出资85.5亿,取得*ST基础不少于33亿股,相当于每股出资2.59元。
对此,不少投资者提出疑问,为什么ST基础会打折卖给海发控?海南国资企业海发控,又将在机场和免税等业务上,给予ST基础怎样的加持?
打折出售背后
在国内民航业,同时拥有航空和机场两大业务板块的海航集团,可以说是一个特例,因为相关民航法规曾规定,航空公司不能控股机场。
不过,在重整计划获得裁决批准后,也意味着海航旗下的航空和机场两大业务板块,因为有了不同的买家,从此分道扬镳。
然而,航空板块与机场板块希望引进的战略投资者非常不同:一个是民企,一个是国企,这也导致两个板块在引战过程中,遭遇了不同的境遇:航空板块有三家竞购,机场板块则只有一人问津。
参与海航重整项目的知情人士对记者透露,在机场板块的招募公告发出后,管理人及联合工作组也尝试主动寻找战投,但不少中国排名前几位的机场集团,均表示愿意作为管理公司参与机场管理,而不是“真金白银”参与投资。这主要是由于机场作为公共基础设施,每年需要耗资百亿进行跑道等设备的维护,本身很难赚钱,此外,国内也很少有像海航这样跨地区运营多座机场,一般都是当地政府出资建设当地机场。
值得注意的是,ST基础的半年报就显示,上半年机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16亿元,占ST基础上半年营收的39.69%,但上半年机场业务的利润总额仍亏损1.34亿元。
最终,机场资产占大头的*ST基础,还是回到了海南省手中,由海南省的国资企业海发控“接盘”。
对于“打折”的入股价,上述知情人士称是海发控基于对*ST基础作为破产企业的股权价值所做的判断,“战投并不是作为财务投资入股,也不会去资本市场进行交易,而是希望通过长期的战略投资以及双方在免税等业务层面的协同,先把公司救活,再用两年把公司做好,未来的价值(市值)也会随之提升。”
新股东加持机场和免税业务
上述知情人提到的“业务协同”,与海发控是免税业务的持牌机构有关,而海航基础则在海南有不可或缺的机场等物业,一个是免税运营商,一个是“地主”,拥有巨大的协同空间。
在此之前,ST基础董秘黄尔威在一场内部沟通交流会上就曾指出,海发控入主后,可以给予ST基础现金和政策的支持,尤其是在机场和免税业务上实现资源共享。“预计海发控与基础会在深化海南免税业务上进行深入合作,有利于公司在免税业务上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在省内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海口美兰和三亚凤凰新扩建上可以产生协同效应,从而有利于基础的销售收入和收益提升。”
而在*ST基础的二债会上,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组长、海航集团党委书记顾刚也透露,重整成功后,海航基础将逐步退出地产业务,围绕机场及免税商业两大核心业务板块谋篇布局,未来将成为海南自贸港第二大免税业务参与商。
值得注意的是,顾刚也是海发控的党委书记、董事长。
顾刚表示,重整成功后,*ST基础将围绕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三亚凤凰机场免税,打造最大离岛免税商业区,同时加快海口日月广场周边地块的商业开发,以海口日月广场为中心,打造海南最大的高档商业和免税商业集群。
据记者了解,在免税业务方面,目前,海南自贸港共有10家离岛免税店(其中9家已开业),*ST基础通过参股、提供经营场地的方式间接参与了5家离岛免税店,已占据海南自贸港免税店的半壁江山。
今年上半年,海口美兰机场一期免税店实现免税品线下销售金额约21.86亿元,同比增长152.67%,随着美兰T2航站楼年底投入运营,免税店面积将翻倍。
而在机场业务方面,目前海航基础管理着海南省内海口美兰、三亚凤凰、琼海博鳌等三家民航运输机场,以及宜昌、营口、安庆、满洲里等省外8家机场。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航空市场逐渐恢复,机场业务已成为*ST基础上半年最大的营收来源。
顾刚在二债会上透露,2019年海南三大机场已实现近4700万人次吞吐量,美兰二期将于年底投入使用,预计2025年三家机场的吞吐量将达到6200万人次。而美兰机场三期的建设也已开始规划,三期建设完毕后,美兰机场将达到7000万人次的吞吐量,规模在国内将可以排在前10。“美兰、凤凰机场将对标香港新加坡等地空港枢纽,真正建成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国际区域航空枢纽。”
而在已经获批的重整计划中,也披露了将推进三亚凤凰机场东扩及货运二期建设、博鳌机场三期建设和物流园区建设等基建项目,并加大航空服务、运营、维修、航材交易等临空产业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