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精英翘楚齐聚:小卫星在海南大有可为
9月19日,在2021文昌国际航空航天论坛上,400余位航天领域精英翘楚齐聚海口,共商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大计,为海南商业航天发展建言献策。
“小卫星在海南大有可为。海南既具备航天发射能力,又具备地面数据接收能力,还有国家赋予自贸港的政策优势,发展卫星应用产业潜力巨大。”与会嘉宾纷纷表示,在商业航天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海南借自贸港建设的东风,发展卫星应用产业得天时、地利、人和。努力构建国际一流的“航天+”创新生态,打造全球卫星应用创新高地,加速形成空间信息产业,海南将为推进航天强国战略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国家航天局为文昌航天“加码”
论坛期间,海南自贸港建设蓬勃展开的气息,让与会嘉宾对海南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表示,国家航天局将进一步加强与海南省政府的合作,有序引导更多社会资源,聚集更多的航天科研、生产试验项目和商业航天单位进驻海南,持续支持海南的航天产业和太空经济发展,依托文昌优越的地理优势和自贸港独特的政策优势,打造面向世界的,特别是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航天产业高地。
“中国航天活动是国际航天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航天局也将继续秉承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原则,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等领域深化拓展国际合作,把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打造成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合作交流平台,推动政府间和企业间的国际合作,吸引更多的国际项目,在文昌国际航天城落地。”吴艳华说。
借此论坛举办的契机,吴艳华代表国家航天局宣布:2022年的“中国航天日”主会场活动将在海南举行,届时欢迎国内外的新老朋友在海南聚首,畅谈航天发展之路,共同助力文昌国际航天城的建设与发展。
论坛上,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作题为《中国航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报告。他指出,党中央高度重视航天事业发展。近年来,以“长征五号”为标志,中国运载火箭进入了无毒无污染的大推力时代,可以满足更加广泛的发射需求。而这其中,海南文昌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探索浩瀚宇宙是人类的无限追求,世界航天100年,中国航天65年,深刻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面体现了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高度和广度,以文昌发射场为代表,海南省委、省政府和海南人民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重大贡献,后面一系列的标志性战略任务,大部分都将在文昌发射场实施发射。”吴伟仁说,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将为中国航天做出重大的贡献,希望更多国际同行携手合作,一起仰望星空,一起追逐共同的梦想。
文昌航天城建设取得突破进展
文昌航天发射场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滨海发射场,承担着中国走向深空的重要使命。近一年来,“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等都在这里成功发射,为国家重大任务贡献了力量。
依托文昌航天发射场建设的文昌国际航天城,论坛期间备受关注。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局长韩勇向大会作主旨报告,介绍了园区建设情况——
一年来,文昌国际航天城起步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三横五纵”路网即将实现功能性通车,清华附中文昌学校建成招生,人才公寓、商业配套项目正加快启动;
一年来,落地园区的商业运载火箭总装测试厂房开工建设,将打造我国新一代液体运载火箭总装研发基地。卫星总装测试厂房加快建设,将构建先进、快速、低成本、国际水平的小卫星研发基地。省市审批权限下放园区,实现了极简审批,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年来,中科院空天院文昌卫星地面站和遥感卫星数据中心签约落地,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太空实验室文昌基地布局建设,中科院地质地球所三站式非相干散射探测系统启动建设,航天科技集团火箭院海南分院加快布局,火箭研发、异地协同、装配测试等科研设施和条件平台加快建设……
与此同时,航天一院、航天六院、西北工业大学、中国信通院、中国航天博物馆、中白工业园等30余家重点单位签约,航天超算、长光卫星应用、泰尔融创等350余家企业入驻园区。文昌国际航天城,正逐步成为商业航天发展新引擎。
韩勇表示,接下来,文昌国际航天城将以商业航天发射为牵引,重点打造火箭、卫星、数据三大产业链,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培育发展航天旅游等“航天+”新业态,建设开放型、国际化、创新融合的世界级航天城。
政策倾斜促航天产业加速集聚
航天,作为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以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天地信息融合为主要特征,新一代空间信息系统已成为航天产业发展主要趋势。国家航天局遥感卫星应用总工程师赵文波认为,乘势而上,打造中国遥感卫星数字应用国际枢纽,海南独具优势。
“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海南建设数字有序流动的国际枢纽中心,国际海底光缆已经登陆文昌,成为境内唯一一个与国际联通的光缆设施,这为中国遥感数据应用真正走出去创造了独一无二的物质基础。”赵文波说。
在遥感卫星地面接收方面,中国科学院地面站在文昌落地,国家航天局国际平台在文昌落地,为海南实现期盼以久的数据落地奠定了技术基础。赵文波表示,通过国际平台建设和展示平台建设,业界有信心把海南打造成为国家遥感产业化应用示范基地。
与此同时,与会嘉宾认为,北斗系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国重器,着眼于国内国际的需要,实施北斗应用示范工程,支撑“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海南发挥自贸港建设优势,可以更好地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发展和安全需要,自主建设运行持续发展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定位导航和服务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在我国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际,中国贡献给世界的全球公共服务产品,是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又一里程碑。”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陈谷仓表示。
交流引发深思,碰撞产生智慧。论坛期间,嘉宾们畅所欲言,多家航天企业代表也表达了入驻文昌国际航天城、融入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意愿。
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总裁张东表示,自2019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与海南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成立海南分院,长征火箭有限公司作为火箭院下属的商业平台公司,正在谋划一系列规划,很快就会付诸实施。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光辉透露,该公司对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进行充分调研论证后,有意向将火箭重复使用的项目落地文昌,目前各项对接工作正有序推进。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
发展3D打印技术,海南自贸港具备突出优势
9月19日,在2021文昌国际航空航天论坛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卢秉恒充满期待地介绍,目前其正在积极推进建立与海南自贸港的合作机制,希望能够在海南就近制造航空航天领域的大型部件,减少运输方面的各类成本,以支持我国商业航天的发展。
卢秉恒被称为“中国3D打印之父”。他表示,传统制造模式是等材制造或减材制造,铸、锻、焊等方式属于等材制造,材料重量基本不变;切削加工属于减材制造,材料重量减少,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传统的切削加工往往要切除掉95%的材料,并且需要专门的机床、刀具或其他的工艺装备;而3D打印则实现了增材制造,消耗的能源和材料较少,材料利用率可高达80%。在航空航天领域,零件设备都是轻量化且形状复杂的,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传统的制造方法的话,要经过多道工序,周期长、费用高;而3D打印技术则可以通过计算机做出不同形状的复杂零件,个性化强、周期短、成本低,而且适合小批量甚至单件生产。
在发展3D打印技术方面,卢秉恒认为海南自贸港具备突出优势:3D打印的部分设备和关键器件目前还需要进口,而海南自贸港对这些进口设备免税,这对3D打印技术产业是一个重要利好消息;同时,海南自贸港将会源源不断地吸引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卢秉恒表示,如果海南能够建立起产、学、研、用机制,协同推进,将会对航空航天事业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一戎:
海南是空天信息产业发展的热土
“海南是空天信息产业发展的热土。”9月18日,在2021文昌国际航空航天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院长吴一戎说。
吴一戎表示,航天工作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关系,就在于它的数据应用。眼下,空天大数据大部分应用于资源、环境、减灾等方面,实际上百姓对于空天大数据也有需求,例如通过空天大数据对自己的居住环境进行分析判断。希望空天大数据渐渐得到普遍应用,进入老百姓的生活。
实际上,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与海南渊源颇深。吴一戎介绍,该院多年前就已落户海南,在三亚建立了国家的空间基础设施,接收遥感卫星数据。
吴一戎认为,海南既要发展商业航天产业,也需要做空天信息的大产业,这些产业是环境友好无污染的,也是高端智力资源聚集的产业。在发展空天信息产业方面,吴一戎认为海南具有明显优势:一方面是海南地处中国的最南端,能够获取大量的遥感数据,这是其独特的区域优势;另一方面,海南自贸港的政策会吸引许多企业落地,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这是其突出的政策优势。
吴一戎提出,航天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走向商业无疑是至关重要的,现在已经有一批商业公司应运而生,“我觉得,海南自贸港有相关的优惠政策,这些企业将来都会落地在海南、在文昌国际航天城。”
同时,吴一戎希望,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也能够参与海南空天信息产业,助力海南把该产业做大、做强。
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书宁:
希望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发挥作用
9月18日,在2021文昌国际航空航天论坛上,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四维公司)副总经理陆书宁说,中国四维公司希望能和海南自贸港加强合作,在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中发挥作用。
陆书宁介绍,中国四维公司主要做卫星遥感应用,“也就是把数码相机放在卫星上来看地球,采集地面的信息。”他表示,四维测绘技术已经走进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例如现在的导航信息已经由线化数据发展到了三维实景,其中的许多数据就是通过卫星影像采集。
中国四维公司十分看好海南自贸港在卫星遥感领域的发展前景。陆书宁认为,海南自贸港已经出台了相关产业的支持政策,这对该公司是利好消息;就其自身而言,海南自贸港和文昌国际航天城,都有着其独特的地理、人文等方面优势。
陆书宁相信,随着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海南自贸港对卫星遥感应用的需求也会越来越旺盛,比如在农、林、水、地、矿、油等领域的规划、管理和观测等工作,这就为中国四维公司的技术提供了“用武之地”;而由于海南自贸港面向全世界,所以中国四维公司在此投入的资源和技术能够带动或引领卫星应用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产业集群。
陆书宁希望中国四维公司可以和海南方面共同成立创新研究院,借助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东风,共同研发,推动技术创新;或者跟政府部门亦或是当地企业合作,共同开展卫星信息服务,服务各个行业。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工程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亮:
文昌国际航天城将吸引大批行业企业入驻
“我们希望在海南成立一个分公司,加大我们在文昌国际航天城的业务推广力度。”9月18日,在2021文昌国际航空航天论坛现场,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工程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亮这样介绍。
张亮介绍,该公司参与了文昌国际航天城有关规划编制工作,今年又承担了文昌国际航天城的“十四五”规划。他认为,从2018年开始,文昌国际航天城的建设逐步走向深化,接下来的5至10年时间将是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此期间将会有大批的项目落地和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
多年来参与文昌国际航天城的建设,张亮感触颇深。他表示文昌国际航天城的发展具有突出优势:首先,文昌国际航天城在国家航天版图里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次,作为海南自贸港的重要部分,文昌国际航天城拥有政策优势,可以支持火箭制造、卫星制造和大数据三大产业的落地。
张亮提到,文昌国际航天城拥有发射场,这是整个行业链条里的重要环节,只要有好的政策环境,那么相关的火箭制造、卫星制造企业也会非常乐意在文昌落地机构,从而在将来形成制造和发射的完整产业链。
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张亮判断,将来会有大批的行业企业入驻文昌国际航天城,“作为产业规划和研究工程咨询研究的专业智库,我们觉得这里将来会有大量的业务需求。”(李飞 赵静毅)
来源: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