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GEP核算项目通过专家验收
海南日报记者8月3日从省林业局获悉,近日省林业局组织召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研究报告》专家评审会,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GEP核算项目已通过专家验收。
该项目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研究对象,构建符合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特色的GEP核算体系指标框架,以2019年为基准年,核算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全年GEP,在核算的基础上研究提出GEP核算成果运用路径。专家评审会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7名专家组成专家组,由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海南省红树林研究院)代表项目团队进行了汇报,评审专家组对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并一致通过验收。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GEP核算项目去年10月启动后,项目组绘制了包含超过12万个地理单元的高精度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底图,编制了适用于国家公园的生态产品与服务清单,收集了各行业部门数据,探索拓展了多源数据融合路径,开展典型样地调查230个,收集调查问卷超过2000份,利用定位观测和野外调查获取关键本地化参数,完成空间化的参数图层,建立了相关的生态过程模型,开发了国家公园GEP核算信息平台。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国家公园生态产品实物量和价值量的核算,对掌握和分析GEP空间分布格局、监测GEP消长动态、评估国家公园建设成效、制定精准化的GEP提升策略提供了数据基础。
GEP是指特定地域单元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所有生态产品的价值,GEP核算是衡量绿水青山生态价值的重要方法,对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有重要意义。下一步,项目组将研究制定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GEP核算标准,开展GEP核算成果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推动核算成果落地应用,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技术支撑。(记者孙慧)
作为生态财富,热带雨林价值几何?可以被核算出来吗?
在海南,这个问题很快就会有答案。去年年底,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正式启动建立工作,这意味着今后通过系统统计、科学核算,这片绿水青山将拥有自己的“价值标签”。
“GEP是指特定地域单元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所有生态产品的价值。换句话说,它就是用一个清晰的数字,告诉人们‘绿水青山’到底值多少‘金山银山’。”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执行院长汤炎非解释。
覆盖4400余平方公里面积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蕴藏着珍贵的“绿色宝藏”。自“4·13”以来,我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持续推动一批标志性工程落地,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即是其中之一。
划定国家公园区域、启动生态搬迁试点、建设国家公园展览馆、调查生态物种资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揭牌成立、总体规划正式印发、制定管理条例、实施生态搬迁……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持续迈出步伐,为我省探索一条绿水青山转为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记者 周晓梦)
来源: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