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港和自贸区有什么区别,下一个新加坡或香港?
从自贸区到自贸港,虽然都是自由贸易,一字之差,背后却代表了海南所承载的希望,不少舆论认为海南是下一个新加坡或者下一个香港。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自贸区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李光辉说:“现在全国已经有18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港最大的区别在监管模式上,自由贸易港最大的特点是一线放开,二线管住。”
这里所说的一线放开,指的是海南自贸港与国家海关边境线之间的管理环节要放开。除了限制进口的货物清单外,绝大多数进口货物免税各方面实行极简易的管理,便于全球的物流、人才来往。
而放开一线后,二线管住,则指的是海南自贸港和国内其他地区之间,要设立新的管理环节。比如,进口货物从海南自贸港进入内地,要按进口规定办手续,照章纳税,其他管理也要按照国内规定执行等等。专家认为,这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既有利于自贸港的发展,又符合中国国情。
专家指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先行先试,形成经验后是可以大规模复制推广的;而自贸港的特点是经济高度自由化和进口商品免收关税,这就决定了按照国际惯例建设的海南自贸港,整体上在国内也是不可复制推广的。当然,整体上不能复制,并不意味着它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就不能借鉴学习。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说:“比如说,现在中国企业在境外发债有政策的限制,还需要通过进入国家外债规模管理。那么,现在在海南率先开一个口子,然后取得经验以后再来做。”
专家们认为,不仅是企业发债,在今天国内许多方面的开放发展都面临瓶颈,需要有更高水平的开放形态来继续推进,需要如当年改革开放初期设立的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有一个鲜明旗帜和窗口,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就是新时代这样的旗帜和窗口。

自贸区的意义,本来在于延续中国改革开放中的特区含义,发挥先行先试,探索可复制的经验。从2013年上海自贸区开始,中国进入自贸区遍地开花的时代。截止2019年,中国已有18个自贸区。目前沿海地区基本都有自贸区,而且向中西部扩展。
可以说,自贸区已经不是稀缺品,自贸港才是。海南自贸港的出现,可以看做对自贸区的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