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浦预演“一线放开、二线管住” 加工增值税收政策即将出台
在海南省西北部,洋浦三面环海,地域开阔,拥有天然的深水良港,其老牌产业为石油化工。截至2021年5月20日,洋浦保税港区累计注册企业1218家,今年以来累计注册企业573家。
洋浦保税港区最为实质的“突破”即在于,国家相关部门赋予洋浦保税港区内“不禁止设立商业设施”的试验权力,而在其他保税区内,一般只能建设货仓和厂房。
洋浦保税港区被赋予打造自贸港“样板间”的使命,将率先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进出口管理制度(“一线”指国境线,“二线”是与非试验区的连接线),而这恰恰是在封关之后,海南自贸港全域行政范围内,要实行的制度。
目前,洋浦保税港区内的商业设施已经陆续开业运营,人员也可以自由出入。在这里,似乎可以寻找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之后的种种蛛丝马迹。
“90%的土地已经规划满了。”洋浦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公共关系部专员张若昕向记者解释,1000多家只是虚拟注册的企业数量,即使不在区内实际运营,也可享受“即征即退”的退税政策,把贸易结算放在区内。
洋浦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周军平多次强调,洋浦力争将高端旅游消费品制造业、大健康食品药品保健品加工制造业打造成超百亿级产业集群,下决心将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培育成千亿级产业。
“洋浦保税港区占地只有2.3平方公里,容量有限,业态代表性不多。”周军平曾表示,“十四五”期间,洋浦将继续盘活、用足保税港区的现有闲置土地、厂房资源,同时谋划扩区,吸引、容纳更多的业态、居民,为自贸港全岛封关运行更好地进行压力测试。
“零关税”消费业态初启动
2021年4月9日开业后,玉玲珑高端旅游消费品展销店的店员不厌其烦地向一批批参访人员讲解玉石知识和售价的优惠力度,屡次告知有购买意向的顾客:“只能看,带不走。”直到4月22日晚,在洋浦海关和洋浦经济开发区领导的见证下,这家高端玉石珠宝店首单售出了一块白蜜蜡吊坠,自此正式对外开放。
海关总署副署长李国称,洋浦“开了一个口子”,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除各地的参观、调研人员之外,还有慕名而来的旅游团,虽有价格优势,但售出的每一单商品均是完税产品,携带“零关税”产品出区的监管细则尚未落地。
广受关注且惠及全体岛民的最后一张“清单”是指对岛内居民消费的进口商品,实行正面清单管理,允许岛内居民免税购买。一旦对外公布,意味着海南岛内居民能够零关税购买“清单”上列出的进口日用生活必需品,无须离岛购买。有消息称,岛内居民可凭借有效的身份证明购买,在海南工作居住的人士也可凭本地居住证购买。
“全岛的零关税日用消费品清单落地了,我们区内消费业态的政策就会落地了。”洋浦工委自贸办副主任叶杨告诉记者。
玉玲珑透露,政策落地后,零售商品价格理论上会再降低20%,因为免去了超过20%的进口综合税收。
加工增值税收政策即将出台
2020年6月3日,海关总署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洋浦保税港区监管办法》(以下简称“《监管办法》”)。按照规定,对于区内鼓励类产业企业生产的,原材料全部来自国内,或原材料进口且在区内加工增值超过30%的货物,出保税港区进入内地销售时,免征进口关税,照章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洋浦工委自贸办副主任叶杨向记者透露,加工增值的细则即将出台,“国务院已经批了,国家部委正在会签文件”。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鼓励类产业目录(2020年本)》,宝玉石加工和珠宝首饰镶嵌制造,红酒、牛羊肉、燕窝等进口食品的深加工制造,均属于海南自由贸易港新增的鼓励类产业。
作为国内琥珀、和田玉原石进口的源头商家,玉玲珑的进口原材料来自俄罗斯等地,批发原石占批发业务总量的90%,剩余为半成品批发和成品批发。江苏常州是玉玲珑集团在内地的总部和仓储中心,进口材料通常在香港中转或直接运抵江苏。
2020年8月,玉玲珑团队来到洋浦实地考察,2021年1月起装修,4月初开业。最终选择落户洋浦保税港区,玉玲珑放弃了海口综保区珠宝产业集群的商机,这一决策在于洋浦保税港区的多重政策红利:加工增值内销免征关税、对接离岛免税店、区内消费、跨境电商……“我们希望综合利用对我们有利的政策,不是单纯用某一条政策。”
据介绍,玉玲珑的进口综合税收约为27%,其中,关税3%,增值税13%,消费税10%。“我们不是冲着加工增值30%免关税这一项政策。”玉石商品销往内地仅免去3%的关税,不如红酒等关税50%左右的产业优势更大,但如果是对接免税店,或在保税港区内流通,则关税、增值税、消费税“三税全免”。
玉玲珑更看重未来利用政策红利调整产业结构,希望把半成品和成品的批发业务从现在10%的比重扩大到30%~50%。玉玲珑计划需要50亩地(约等于3.3万平方米)才能建立完整的产业链,目前受限于场地,大批量生产很难,“我们正在申请另外拿2000平方米左右的地,慢慢扩大生产规模。”
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