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唯一,洋浦保税港区不禁止设立商业设施政策落地

注册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产业更加聚集,产业业态更加丰富

洋浦经济开发区保税港区充分利用“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管理制度、加工增值规则、不禁止区内设立营业性商业设施等自贸港政策,引进一批高质量、高附加值、高显示度的项目进驻。截至今年5月25日,洋浦保税港区累计注册企业1230家。其中,今年以来注册企业585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约23倍,注册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产业更加聚集,产业业态更加丰富

5月20日,位于洋浦保税港区4号标准厂房的中质猎鹰智能检测技术研发与应用基地项目建成投产,开创了洋浦智能制造中气爆震源设备、地震传感器制造产业的先河。在此之前,国药大健康消费精品“跨境+零关税”新零售项目、澳斯卡国际粮油包装生产线、玉玲珑琥珀和田玉高端旅游消费品展销店等项目已相继建成开业,这标志着海关总署赋予洋浦保税港区独有、全国唯一的不禁止区内居住及设立营业性商业设施政策正式落地实施

目前,洋浦保税港区已形成签约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良好发展态势。

据悉,洋浦工委管委会积极落实早期安排,充分利用自贸港政策,同时利用加工增值规则,针对冷链物流、高端旅游消费品加工、跨境电商等重点产业进行精准招商,通过发展“加工增值规则+不同产业业态”,进一步夯实洋浦保税港区产业基础,为全力打造海南自贸港“样板间”、烧开洋浦保税港区“这壶水”注入强劲动力。

据统计,今年1月至4月,洋浦保税港区完成进出口总值40.06亿元,同比增长7.59倍,比去年全年多出18.02亿元;经营总收入390亿元,同比增长83倍;完成税收2.46亿元、增长60倍,比去年全年多出1.44亿元;工业总产值1.55亿元,同比增长5.8倍;到位外资0.58亿美元。 (记者林书喜 特约记者李灵军 通讯员王冠丽)

据中央的部署,海关总署聚焦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坚持管得住才能放得开的要求,在全面总结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调研论证,研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洋浦保税港区监管办法》,并于2020年6月3日正式对外发布。

一般情况下,区内企业可以依法开展中转集拼、加工制造、交易、研发再制造、检测维修等业务。其经营活动无须办理海关手续,货物在保税港区内不设存储期限。海关取消账册管理,免于办理海关核销等常规监管手续。同时,海关将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实现风险甄别和智能研判,实施重点的稽核查和查验,实行高效精准的管理。

不禁止区内居住居民及设立营业性的商业设施。考虑到海南自由贸易港涉及商业消费等业态,对洋浦保税港区内设立的营利性商业设施等不做禁止性的规定,这也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因为现在所有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都是不允许人员居住和设立营利性场所,这是开了一个口子

来源:海南日报

本文来源海南日报,观点不代表自贸港在线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告知站方处理。
4

评论:

1 条评论,访客:0 条,站长:0 条

0%好评

  • 好评:(0%)
  • 中评:(0%)
  • 差评:(0%)

最新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