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推进自动化改造
本报洋浦4月6日电 (记者林书喜 特约记者李灵军)“慢一点,慢一点,那边注意平衡——好!”4月5日上午9点多钟,在洋浦小铲滩(国际集装箱)码头,在现场工作人员的通力合作下,45米高、轨距35米宽的105号岸桥吊设备稳稳当当地从“振华32”轮上移到了岸上。至此,4台岸桥吊设备已全部从货轮上卸下,全剩下3台轮胎式场地吊设备将于第二天下午卸完。
这是上海振华重工为洋浦小铲滩码头起步工程能力提升项目制造的第二批设备,共有4台岸桥吊设备、3台轮胎式场地吊设备。第一批设备已于今年2月20日到港,共有8台轮胎式场地吊设备和2台轨道式场地吊设备。
据介绍,此次到港的岸桥吊设备为双箱岸桥,额载65吨,外伸距55米,轨距35米,起升高度45米。该岸桥应用多项先进技术,通过智能管理系统与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岸桥运行进行远程实时状态监测。此外,整机应用了动(静)载荷监测、智能理货等多项智能化技术,能够充分保障设备作业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4台岸桥全部预留自动化(远程操控)改造接口,为下一步码头前沿实现自动化管理打下基础。
在装卸现场,机械安装工人江志强正在配合同事将岸桥吊设备移动到岸上的轨道上。他告诉海南日报记者,这批设备是3月31日下午到达小铲滩码头的,4月1日开始卸货作业。由于“振华32”轮甲板比码头要高几十厘米,因此必须等早上海水退潮,退到“振华32”轮甲板与码对平行时,通过垫板和辅助轮轴将岸桥吊设备到岸上,然后再慢慢移放到岸上的轨道上,这才安装完毕。因此,卸下4台岸桥吊设备共花了4天时间。
“安装好后,我们还要对设备进行调试,直到满足作业后,才将设备交给业主。”江志强说,他们属于上海振华重工的工人,此次专门从上海总部赶来洋浦,负责设备安装调试的,调试大约需要1个多月时间。
洋浦小铲滩码头起步工程能力提升项目是省重点项目,于去年6月29日开工,总投资约7.8亿元,其中设备采购4.77亿元,项目将于今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届时小铲滩码头集装箱的年装卸能力将从65万标准箱提升至160万标准箱。
在新投入使用的B105号堆场,工人们正在给第一批到货的302号场地轨道吊设备安装远程操作系统,项目经理冯将正在用毛刷给焊接过的地方重新刷上油漆。他告诉记者,他们是武汉港迪电气公司的员工,负责给小铲滩码头新采购和现有的吊装设备安装32套远程操作系统。为了赶工期,春节一过,他就带上19名工人来到洋浦,新采购的吊装设备安装到位后,他们马上接手作业。
“到后天就能安装好302号设备的远程操作系统,再用一周时间进行调试,即可交付使用。”冯将说,安装好远程操作系统后,无需人工操作,工作人员只需坐在办公楼的中控室里,利用电脑来操控这些设备进行集装箱装卸作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据冯将介绍,为了赶工期,清明小长假他们也没有放假,目前有4套吊装设备已安装好远程操作系统,投入使用了。32套远程操作系统计划到今年9月底完成安装,全部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