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拘5人,套购海南离岛免税品最高可判无期

对总计228名违规旅客,实施3年内不得购买免税物资的处罚

辛丑牛年春节期间,海南离岛免税销售火爆,销售额已经实现同比翻番式的增长,可谓形势喜人。但是,在巨大的红利之下,海南离岛免税还有另外一条相对隐秘的“战线”,那就是缉私,其当下的工作重点之一,便是打击利用离岛免税政策,套购免税品到海南以外销售牟利的行为。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广东春节前查办了一起涉嫌套购海南离岛免税品的案件,此案由比邻海南的广东徐闻海关侦办,截至本报记者发稿时止,已经有5名犯罪嫌疑人被检查机关批捕,罪名为走私普通货物罪,目前,案件正在侦办当中,而这一罪名,偷逃税款特别巨大的,最高可以判处无期徒刑。

此前,海南海关方面已经通过在离岛关口、免税店等地,安装面部识别装置,通过人脸识别,对代购、套购免税品的行为进行治理。同时,海南与广东等地海关已经协同联动,重点打击利用离岛免税额度套购免税品在海南以外销售牟利的行为。

首案被查

春节7天,海南离岛免税的销售“爆棚”。

根据海南省商务厅的统计数据显示,2月11日~17日春节期间,海南免税销售额约14亿元,接待购物超过20万人次,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的2019年春节假期实现翻番,日均销售额达到2亿元的水平,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离岛免税行业的前景,由此向好。不过,利用离岛免税额度套购、代购海南离岛免税品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有政策红利在,就肯定有代购的,这点从我个人来看,并不意外。”一位在三亚从事免税品经营业务的国企人士向记者表示,“在一定的时间内,这种情况会有一定数量,当然,这也是打击的重点。”

记者从多个渠道证实,辛丑牛年春节之前,广东方面已经查获一起通过套购海南自由贸易港离岛免税品,并将其带入内地进行销售的案件,此案已经被有关机关立案侦办,目前已经确定将进入刑事案件程序

这一案件由位于广东的徐闻海关发现并查办。“案件应该是在春节前查获的,案情并不复杂,是有组织的,用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免税额度套购免税品,然后通过水客带出海南,再转给下线进行销售,数量规模还是不小的。”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根据相关规定,持有“离岛交通工具凭证”的人士,享有每人每年10万元人民币的免税品消费额度,但这一额度只能用于个人购买消费使用,不能用于转售等其他用途。其离岛查验程序,也十分严谨严格。

记者了解到,此次徐闻海关查获的这一案件,总共涉及2000余件来自海南的免税品,其均来自于套购、代购。其性质已经确定为团伙作案,目前涉及5人,有较为严密的组织和网络,是以盈利为目的。

首涉刑责

“这个消息已经在代购的圈子里传开了,朋友都互相提醒,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别碰法律红线。”2月28日上午,一位从事代购人士告诉记者,他本人没有做海南自贸港的“代购”,因为觉得“政府肯定查得紧”。

记者了解到,这一案件已经进入到司法程序:广东省湛江市人民检察院,已经提前介入这一案件,并已经在春节之后,对涉嫌犯罪的5名嫌疑人批准逮捕,批捕时的罪名是“走私普通货物罪”,这是一种刑事罪名

一位长期在海南投资的央企业务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自从免税购物额度提升至每年每人10万元,并引爆了海南离岛免税消费热潮以来,代购、套购一直是海南方面的打击重点,“但是,一般都是劝诫、劝返,行政处罚,纳入信用记录,三年禁购免税品等,但这次是涉及到刑事责任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的规定,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是指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口的武器、弹药、核材料、假币、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珍稀植物及其制品、淫秽物品、毒品以及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金银和其他贵重金属以外的货物、物品进出境,偷逃应缴纳关税额5万元以上的行为。

至于刑期,根据偷逃税款的额度,量刑3~10年不等。一位刑辩律师向记者表示,对于数额特别巨大的,还可以判处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没收全部财产。2012年,离职空姐李晓楠因长期从韩国代购化妆品入境,逃避缴纳税款100多万元,被一审法院判处11年“重刑”,后此案被发回重审。

来自徐闻海关和湛江检察院的信息显示,此次查办的这一案件,偷逃税款额度达到150万元人民币

联动执法

记者了解到,这一案件中被查获的套购免税品,以香水、化妆品和酒类为主。“这是海南免税领域里销售最火爆、最热门的品类。”前述在海南经营免税品业务的国企人士称。

实际上,本次查办的套购海南离岛免税品第一案,是湛江海关方面专项行动的成果。2021年1月,徐闻海关启动了“”湛蓝2021-2“打击海南离岛免税套代购走私专项行动(下称”专项行动),这是近一阶段以来,海关系统的工作重点之一。

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方案》),海南自贸港采用“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从海南自贸港进入内地的“二线关”,就成为打击走私的“前线”。《方案》中明确要求,海关负责口岸及其他海关监管区的监管和查缉走私工作。海南省政府负责全省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对下级政府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进行考评。建立与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的反走私联防联控机制。

此前,海口海关已经通过人脸识别“防回潜”系统对套购、代购免税品的行为进行查办,并联合海南省各级政府进行联合惩戒。海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工作办公室已印发方案,对利用旅客离岛免税购物额度套购、倒卖离岛免税品,以及以非法牟利为目的、以代购等形式为他人非法销售牟利提供协助等7种行为的惩戒作出规定。而这一惩戒规定的核心,就是将纳入个人信用记录

至2020年10月31日,海口海关已经对701名拟将免税品带出隔离区的旅客实施了拦截劝阻、宣讲海关监管规定,并监督其携带免税品离岛。对总计228名违规旅客,实施3年内不得购买免税物资的处罚

但是,现在,随着广东方面专项行动的展开,一切已经不再是惩戒那么简单。(裴昱)

来源:中国经营报贝果财经

本文来源中国经营报贝果财经,观点不代表自贸港在线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告知站方处理。
1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