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妹:唱一首《亚妹牛肉干之歌》
英才故事 第009期 作者:黎家美沙酮 时间:2018-08-08
▲锦山“亚妹牛肉干”创始人-陈玉妹
锦山是海南省文昌市的一个小镇,既是有名的侨乡,也是文北传统的“三鸟”饲养重镇和农副产品集散地。最近几年文昌市政府在这里着力打造“琼北大草原”,使锦山镇成为岛内外关注的热点。
这几年锦山镇“亚妹牛肉干”也火了。
亚妹,用海南话读就叫阿妹。亚妹全名陈玉妹,“亚妹牛肉干”创始人。这个85后的锦山姑娘,与夫君一起,以传承“罗豆红牛肉干”为己任,从摆摊售卖起步,发展到定点专卖店、分销店及网络销售;从家族手工小作坊制作,发展到在保留纯手工制作的基础上,实现了工厂化批量生产;从起初的散装零卖,发展到今天的真空包装、精包装、礼盒装……经过5年的努力,将锦山几近失传的风味小吃“罗豆红牛肉干”发展成为全岛闻名遐迩的美食“亚妹牛肉干”。
2017年底,“亚妹牛肉干”被中国饭店协会授予“中国地方名小吃”称号。由于陈玉妹在创业、传承、扶贫道路上的突出成绩,她被选为文昌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文昌市妇联执行委员、文昌市烹饪协会副会长等,还被评选为文昌第二届“最美老板娘”第一名。“亚妹牛肉干”已成为锦山镇的一张名片。1、海口打工十年磨练
1985年出生陈玉妹,童年的记忆是痛苦、悲切的。锦山镇坡湖村优越的地理环境,并没有给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带来富足。身体不好的父母亲守着几亩薄田,拉扯着陈玉妹和她两个哥哥艰难度日,年迈的外婆和他们一起生活。即便生活贫瘠窘迫,父母亲依然千方百计孝敬老人、照顾邻里,体贴入微地关爱孩子,给他们提供遮风挡雨的港湾。父母良好的品德,在陈玉妹幼小的心灵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这为她日后在商海里打拼,依然保持善良、淳朴的品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0年,踏着新世纪的曙光,15岁的陈玉妹毅然踏上了前往省会海口的班车。她想通过打工挣钱补贴家用,帮助父母,改变家庭面貌。这一去就是十年。十年中,陈玉妹饱尝了人间的酸甜苦辣。
来到椰城,陈玉妹先在一家四星级酒店客房部找到了工作。15岁的亚妹身材娇小玲珑,站在偌大的豪华床前甩床单,势单力薄、一筹莫展,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很难把床单甩到位。
这是踏入社会第一站,倔强的陈玉妹不服输。她虚心向老员工学习,认真揣摩操作要领,苦练操作技巧,在抹了多次眼泪后,逐渐适应了客房工作,最终成长为一名深受领导、员工好评和客人赞叹的优秀服务员。
陈玉妹在这里顺风顺水干了3年。2003年4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风暴袭击我国广东、香港、北京等地,海南也受到严重冲击,许多实体店、企业倒闭,陈玉妹所在的酒店也未能幸免,她失业了。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必然会为你开启一扇窗。依靠三年积累下的良好信誉及人脉,陈玉妹又在海南第一家五星级大酒店“寰岛泰得”重新入职。
三个月后,在一次酒店职工歌咏比赛上,她以清亮的嗓音,清纯的模样,获得评委和听众青睐,从此开始在酒店歌舞厅专职演出。在月工资六七百元的情况下,唱一首歌可以得到40元的收入。亚妹每天争取多跑几个场,挣更多的钱,改善生活,补贴家用。艰辛的拼搏带来了回报,也带来了副作用。不久她的咽喉出现了病症,医生建议禁声休养。亚妹无奈离开了自己喜爱的舞台。
历经了都市生活的磨练,陈玉妹渐渐成熟起来。随后她又相继做起了推销“虎牌啤酒妹”,炒股票,开公司,开麻将馆,卖文昌鸡饭等。不管干哪一行,她都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努力做得风生水起。
不知不觉,十年时间过去了。若照此路子走下去,陈玉妹也许会变成一个在都市挣钱的路上越走越顺的老板娘。然而她觉得困了,累了,想家了。就在此时,一个男人走进了她的生活,把她的命运,和锦山牛肉干紧紧拴在了一起。2、“罗豆红牛肉干”正宗传人
走进陈玉妹内心的男人叫叶兹山,和她是十几年前的同班同学。闷头少语的叶兹山不善于表达感情,但听说亚妹准备出嫁东南亚时,慌了手脚,立即对亚妹展开了猛烈攻势,最终抱得美人归。2009年6月,二人喜结连理,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别看虎头虎脑的叶兹山不善言辞,却是锦山镇大名鼎鼎的罗豆红家族正宗的第4代嫡亲子弟。
罗豆红何许人也?罗豆红不姓罗,她是生活在一百多年前清朝时期的锦山牛肉干的创始人,叫阿红。
清末民初,海南岛兴起了下南洋热,靠近铺前港的锦山及附近地区出洋的人比较多。由于当时航海技术落后,人们出海远航都是乘坐小木船,到达泰国或新加坡等地需要十天半个月时间,因此筹备干粮就成了一大问题。
从文昌罗豆镇嫁到锦山的阿红,心灵手巧、秀外慧中,人称“罗豆红”。罗豆红见此,便开始摸索研究出海人的干粮——牛肉干。经多次试验她发现,晒干后的牛肉非常轻且富有嚼劲,一小块就能吃上好久,适合出海远行的需要。很快,牛肉干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旅途干粮。罗豆红在制作牛肉干时下了很多功夫,使肉质韧中带脆,味有异香,口感甘甜,深受出海人喜爱,风行一时。随着出海的人越来越多,有人带去的牛肉干没吃完,就分送给在南洋的亲朋好友品尝。“罗豆红牛肉干”经口口相传,渐渐成了文昌闻名遐迩的小食品。
“罗豆红牛肉干”从出现到现在已有百多年历史,早年一直是家族产业,一代接一代传下来。至今锦山镇上8家经营牛肉干的,有4家历史渊源出自“罗豆红牛肉干”。而亚妹与罗豆红家族正宗的第4代嫡亲子弟结了婚,夫唱妇随,顺理成章成了百年老店“罗豆红牛肉干”的正宗传人。
陈玉妹老公制作牛肉干已有十来年历史,刀功娴熟,技艺精湛。陈玉妹在外经商摸爬滚打10年,饱经历练,熟悉市场。二人强强联手,男主内,女主外,立志要在锦山镇上闯出一片天。
从此,锦山镇政府门口路边,多了一位卖牛肉干的俏佳人。每天,陈玉妹推着玻璃销售车,一大早就来到镇政府大门口,一站就是一整天,直到夜幕降临才收摊回家。陈玉妹的牛肉摊总是出来最早,回去最晚。五六月间,阳光岛火辣辣的太阳当空照,地面上热浪滚滚。陈玉妹一人坐在太阳伞下,热情招呼着来往的客人。她时尚的穿着、甜美的笑容,加上周到的服务、过硬的质量,生意格外好。南来北往的客人,不仅有了品尝美味佳肴的口福,还多了个欣赏美丽乡村姑娘的眼福。
在摆摊的过程中,独具慧眼的陈玉妹,把眼光注视到一家经营电信业务的铺面。这里地处丁字路口,人来车往,客流不断。她主动向铺面老板提出,想在铺面前摆一个牛肉干摊儿,负担一半的铺面租金和水电费,并在老板有事时帮着照看电信铺面,保证不放过一个客人。老板心头乐开了花,当即成交。
后来老板转让铺面,在下家已经谈妥并开始着手装修的情况下,具有经营头脑和战略眼光的亚妹,用真诚的态度、优厚的条件,自己把铺面转租过来。
从此,这个繁华路口成为“亚妹牛肉干”最具特色的门面,也成为镇上诸多老百姓心中的牵挂。3、做产品跟做人道理一样
陈玉妹说,做产品跟做人道理一样,必须讲究品质。不论是原材料或工艺,都务必要求“最真”。做企业要讲信誉,重质量,不能随意扩大生产数量,降低质量和口感。
▲亚妹牛肉干食材全部来自琼北大草原
“亚妹牛肉干”食材全部选用琼北大草原散养2年以上的坡地牛,选取牛腿及牛脖肉。与其他地方的牛肉干不同,锦山牛肉干不需要过分日晒,以便保持牛肉中适当水分和油脂,口感更好,味道更香。
▲在前往锦山的路上,亚妹牛肉干招牌随处可见
“亚妹牛肉干”从食材选用、腌制到熬煮,每道工序都不敢掉以轻心。制作经过三道工序,先用柴火、清水煮至五分熟,盛出、稍冷却后,再把切成2斤左右的肉块。切肉是技术活,只有熟练的工人才能切出厚薄均匀的牛肉片。接着再次加热。然后在锅中倒入花生油和蒜头起锅,炒出蒜香味,将切好的牛肉片放进锅里进行翻炒。等到牛肉干熟透后,再倒入酱油、糖、味精等配料。经过大约两个小时的翻炒,牛肉干才完成初加工。
“我们用的配料都是绿色纯天然的,油是当地鲜榨的花生油,蒜头生姜,包括小米椒,都是从农民那里直接收购,然后自己腌制,不含任何添加剂、防腐剂。”陈玉妹说。
“亚妹牛肉干”出炉后就散发特有的香味,吃过的人更是赞不绝口。许多回国探亲的老华侨说,还是儿时的味道,“亚妹牛肉干”真是得到了罗豆红的真传。
▲做产品跟做人道理一样
至于为什么我们平时见到的牛肉干是暗红色而这里却是纯黑色的,陈玉妹笑而不语,就让“亚妹牛肉干”保留一些神秘吧。
▲要吃牛肉干就吃亚妹牛肉干
继承“罗豆红牛肉干”精神和品牌,不仅体现在保留产品的原汁原味上,还体现在一切为客人着想、努力为客人服务上。陈玉妹在镇上同行中,第一个使用了圆形的公平秤,第一个为客人准备了擦手纸巾,第一个印制了商务名片,第一个使用了专用的包装纸……这许许多多的第一,使得“亚妹牛肉干”更有亲和力,迎来了更多的回头客。4、有品牌才能做大做强
生意越做越好,陈玉妹决心将牛肉干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做海南最好的牛肉干。
2013年,陈玉妹决定注册“阿妹牛肉干”。她说:“因为我的名字里有个妹字,亲朋好友都叫我阿妹,于是我就申请注册阿妹牛肉干,由于‘阿妹’已经被人注册,就用了谐音亚妹。”“亚妹牛肉干”由此得来,陈玉妹自己担任品牌形象代言人。
“亚妹牛肉干”虽味美,但包装上有缺陷,不利于客人储存和携带,制约了发展。陈玉妹就与老公商量,扩大生产规模,开设一家制作牛肉干的工厂。由于当时手头没有多少积蓄,老公在其他生意上还欠了债,积极性不高。陈玉妹却意志坚定。
关键时刻,信用比金钱更珍贵。陈玉妹在平时经营中讲诚信,重承诺,口碑甚佳。供应商纷纷答应支持她,把建筑材料先赊给她用。钢筋、水泥、沙子、砖瓦等源源不断运进工地。陈玉妹组织人力、聘请师傅,热火朝天干了起来。为节约成本,一部分厂房,就先采用了铁皮屋顶。眼看着竣工在即,谁知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7月18日,1949年以来登陆中国最强的台风“威马逊”,从文昌市翁田镇沿海登陆后,呼啸着向锦山镇飞扑而来,一路留下满目疮痍。陈玉妹眼望着亲手打造的厂房,被台风轰然揭开吹至半空中,厂房顷刻间毁于一旦,目瞪口呆,欲哭无泪。
陈玉妹没有流泪,咬紧牙关,再一次向朋友求助。供货商被她的诚意所感动,打心眼里同情她的遭遇,再次向她伸出了援手。
命运总是青睐永不言败的人。当位于锦山镇上洪村委会坡湖村的工厂,生产出第一批高质量的“亚妹牛肉干”时,陈玉妹漂亮的大眼睛里流下了晶莹剔透的泪水。
▲陈玉妹(右)在检查产品质量
笔者在400平方米的加工厂里看到,清洗区、烹饪区、晾晒区、切割区、包装区、半成品区和消毒区、检验区划分得非常清晰,车间工人正在制作牛肉干。虽然有了现代化的流水生产线,为了保证口感和质量,“亚妹牛肉干”很多生产环节还是坚持人工。比如纯手工切肉,保持牛肉的天然纹路,吃起来才更有嚼劲。
▲陈玉妹设置机器参数
现在“亚妹牛肉干”已经有了真空装、精品装、礼盒装等,不仅解决了散装牛肉干的不易存储和携带不方便等问题,也满足了来锦山旅游、走亲访友人送礼的需求,提升了“亚妹牛肉干”档次。
▲亚妹牛肉干在省内外开设销售网点超过200家
在陈玉妹的精心呵护下,“亚妹牛肉干”这株小草迎来了万紫千红的满园春色。2014年,“亚妹牛肉干”在锦山镇开设了第一家专卖店,2015年在文昌市文城镇文建路开设了第二家专卖店,2016年开设亚妹食咖微商城,目前已在省内外开设销售网点超过200家。5、“最美老板娘”想唱一首歌
走过了春秋冬夏才能看见万树繁花,
经历了酸甜苦辣方能独享一片芳华。
陈玉妹当选文昌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后,提了一个议案:希望能把锦山种草、养牛、加工牛肉干做成一个产业链,既可保证牛肉的品质和充足的货源,又可促进当地农民就业,把整个锦山牛肉干产业都带动起来。
▲支持社会公益事业
陈玉妹在企业里吸收了本地一批贫困户就业,使贫困户收入增加。她还积极参与爱心助学等公益事业,连续多年为锦山地区考上重点中学的贫困学子颁发助学金,逢年过节为当地孤寡老人及贫困户送上慰问金及慰问品。坡湖村有一位老人,多年前患了老年痴呆症。陈玉妹每年中秋节都会为她和村里的老人们送上月饼。有一年老人儿媳妇提前为她送来月饼,老人摆手并开口说“亚妹、亚妹”。在她内心深处,还等着亚妹的月饼呢。
▲陈玉妹在北京参加琼北旅游推介会
这几年,“亚妹牛肉干”经常参加海南岛内外的各种食品展销会,名气越来越大,生意越做越红火。而陈玉妹早期在锦山开的一家专卖店一直保留着,这是为了方便家乡父老乡亲购买,既卖包装的牛肉干,也卖散称的牛肉干。陈玉妹想告诉新老客户,“亚妹牛肉干”,还是纯手工制作,还是“罗豆红牛肉干”的味道,还在老地方等你。
▲一直保留的锦山专卖店
陈玉妹每天都很忙碌,脸上总是露出温馨的笑容。问她眼下最大的心愿是什么,陈玉妹脱口而出:唱一首为自己量身打造的《亚妹牛肉干之歌》。
人们不会忘记,陈玉妹曾经是海口一名受欢迎的歌手呢。
作者:黎家美沙酮,海南知名网络大V,自由撰稿人
版权声明:来源《海南英才》微信公众号,均由账号主体特约作者撰写,受到版权保护。如需转载,请与公众号和作者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