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免税店一天销售额近6千万 代购“拉黑”上征信
7月1日,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新政实施。这次调整,将免税购物额度从每年每人3万元提高到了10万元,离岛免税商品品种也由38种增至45种。目前海南省共有四家免税城:三亚海棠湾国际免税城店规模最大;海口美兰机场店唯一支持即购即提,买了就拿走的免税店;日月广场店更多面向商务人士和本地居民,折扣与活动也更加频繁;博鳌免税店为博鳌周边区域提供支持。

此次新政推出,四家店整体出现一个不小的增长,仅在7月1日当天,就超过2万笔消费,销售额接近6千万元。2019年,海南免税销售额约为101亿元,2020年有望达到300亿元。2018年中国大陆出境游客海外花费2773亿美元,其中海外购物消费超过1100亿美元,免税渠道占比为37%。
受疫情影响,境外免税店业务几乎停摆。据央视报道,4月韩国免税店行业整体销售额的跌幅高达90%。有数据分析公司预计,韩国免税市场将在疫情中损失至少55亿美元。但海南省内4家免税店受到的影响却相对较小。央视网报道显示,3月底海南免税店主要业务指标已经恢复到了去年同期八成左右。

公开报道显示,今年2月中免集团旗下多个免税店内化妆品进行3件6折促销活动,其中包括雅诗兰黛、海蓝之谜等多个品牌。新方案发布前就已有不少日韩、欧美代购转战海南。如今政策红利凸显,朋友圈里那些日韩资深代购们也纷纷变成了专业海南代购:“海南免税代购火”“海南免税店真香”“折扣力度大、便宜”等声音不断传出,甚至有消费者表示,“海南免税店现在的价格比日本、欧洲代购还美丽。”
一位专职做代购的90后方旭,7月2日发布朋友圈表示:“接预订单,这个月定个时间我又要飞海南了,实在是太忙了。”她还在留言评论回复称,“不想出门辛苦提货的找我剁手,在家坐等收货。”方旭表示在海南免税店买手机最少可以省1000元以上。“由于免税购物政策刚实施,免税店内的手机每人限购1部,如果需要带货,加200元代购费可顺丰到付。

另一位家住海南的代购刘欣表示,海南免税额度提升到10万元后,“确实方便多买一些免税品,那样‘跑腿费’也可以多赚一些。”刘欣表示,自己在三亚和海口都有房子,所以逛三亚国际免税城和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都非常方便,在帮忙“带货”时每单会收取50元的“跑腿费”。”
“韩代”“日代”等带货渠道受到疫情严重冲击。那么,从海南带免税品的“琼代”会成趋势吗?6月29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及税务总局在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中表示,“已经购买的离岛免税商品,属于消费者个人使用的最终商品,不得进入国内市场再次销售。”企图将海南免税店的免税商品进行倒卖、代购和走私的个人,将被纳入信用记录,三年内不得再购买海南离岛免税商品。对于已构成走私行为的,甚至有可能构成犯罪,将被海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人士指出,代购监管方要面临的难点有两方面。一是如何判断市面上在售商品为海南的免税商品。此类代购的转销途径一般是通过网络微商的方式进行,国家已加大对微信等平台从事微商经营者的管控力度,但依然有人抱有侥幸心理;其二,如何拿捏“再次销售”的尺度。为亲友无偿代购,亲友回赠以红包,此时双方之间产生的是买卖关系,还是普通的相互赠予关系?
海外留学的王煜已兼职代购5年,“购买海南免税品,需要提交个人护照和出行信息,包括船票、机票和火车票等。如果带货比较少,代购费可能不够支付往返海南的机票和住宿费,而带货比较多,被海关查出后,不仅要补税,而且还将被纳入信用记录,为了挣这笔代购费,专门跑一趟海南并不划算。”
来源:中新经纬、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