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航天基地23日交通管制 静待 “天问一号”启程
为确保文昌火箭飞行任务期间我省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7月23日0时至24时,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将对文昌航天发射基地周边道路及通往文昌的道路实施交通管制。
交通管制期间,禁止运载易燃易爆危化品运输车、核载5吨以上货运车辆进入文昌市管制路段,管制路段禁止停放一切车辆;火箭发射前3小时,禁止无通行证的车辆进入文昌市东龙线、龙昌线、文铜线和乌东线;火箭发射前1小时,禁止一切车辆进入文昌市东龙线、龙昌线、文铜线和乌东线。解除管制时间根据道路通行情况确定。
实施管制路段:文昌市东龙线、龙昌线、文铜线、乌东线(3.3km至6.3km);龙楼钻石大道、淇水湾大道、紫薇路、彩虹南北路、清澜大桥。
海南交警部门提醒,管制期间,请车辆驾驶人、行人严格按照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和执勤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行。(赵莎)

7月17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工作后,已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蓄势待发。我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一号”任务实施在即。
即将执行的我国首次火星探测计划,将通过一次发射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项任务,具有很大挑战性。在接受《科技周刊》采访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系统工程师盛午刚表示,火星探测器质量重达5吨,需要达到宇宙速度才能脱离地球重力束缚前往火星,因此需要起飞推力大、运载能力强的运载火箭,获得足够大的初始速度。所以,目前我国最大、运载能力最强的现役火箭长征五号遥四火箭在此次任务中“当仁不让”。“而且,只有长征五号遥四火箭能够满足本次火星探测器运载需求。”

目前,中国拥有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及文昌发射场共4个航天发射场,为何此次的“天问一号”的任务发射场地青睐位于海南的文昌发射场呢?盛午刚表示,文昌发射场纬度低,地球自转切向运动速度大,能够为火箭提供较大的初始运动速度,海南发射场也是目前唯一能发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发射场。
2020年7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是26个月一遇的火星探测器发射窗口。在当下的发射窗口,中国、美国和阿联酋都计划在此期间发射各自的火星探测器,其中阿联酋已于7月20日率先实施了发射。火星探测,需要将探测器准确送入地球向火星的转移轨道,因此,轨道设计难度大、对于测量控制有着更高的精度要求。
盛午刚告诉记者,地球—火星转移轨道并不是传统的地球卫星轨道,这对火箭飞行弹道的判断和外推有新的特殊要求。以往任务中航天器的轨道是椭圆轨道,本次任务中是双曲线轨道。“数据处理系统双曲线轨道计算是我们首次面临的课题,算法需要重新研究,软件也需要进行适应性修改。”此外,本次任务还需要计算航天器的逃逸能量。逃逸能量指的是衡量航天器是否能摆脱地球引力的控制、前往火星的最直观的信息。因此,本次任务对航天器初始轨道的精度要求很高,对于火箭系统、测控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火箭测控系统方面,我们已经完成了包括光学、雷达、遥测、遥控等多手段,陆基、海上和天基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测控系统布局,并严密检验了测控系统与火箭测控合作目标接口的匹配性、反复验证了测控系统工作的协调性和可靠性,能够全方位检测火箭整个飞行过程中的工作状态和飞行姿态,确保火箭安全飞行。”盛午刚表示,此外,工作人员也已经做好了与深空测控系统的对接工作,确保火箭和探测器分离后深空测控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铺获探测器,顺利完成后续的测控工作,全程为探测器的火星之旅保驾护航。

发射任务在即,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已做好规划设计测控系统布局、检验测控系统与测控合作目标的接口匹配、验证各个系统工作的协调性和可靠性、气象会商等工作,后续还将按计划进行射前功能检查和推进剂加注工作。
“近期文昌发射航天发射场的无雨、无雷电天气,也没有台风,高空风和地面风都不大,所有气象条件都满足发射条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高级工程师党建涛表示。
“天问一号”火星之旅即将启程,静待发射。
交汇点记者 叶真 通讯员 何玲 图片来源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
来源:新华报业网交汇点、海口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