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林讲堂】拳拳赤子心,悠悠桑梓情:邢寒冬老师讲述华侨与海南名校纪事
2016年9月28日下午,海南师范大学邢寒冬副教授应邀做客第二十一期衍林讲堂,为我校师生精彩讲述《拳拳赤子心,悠悠桑梓情——华侨与海南名校纪事》。
讲座中,邢寒冬副教授首先解释了“侨乡”的概念,并介绍了海南作为中国第三大侨乡的基本情况。她指出,侨乡即是华侨之故乡。海南侨乡主要分布在北部、东部沿海沿江、交通便捷的地区,按照拥有海外华侨人数来划分,文昌华侨最多。
海南大规模海外移民是在鸦片战争后,早期华侨出国主要由于动乱、贫困,不得不出洋谋生,他们大多数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在外从事繁重、低薪的工作。老一辈的华侨辛勤工作,节衣缩食,尽量为子女提供较好的生活和读书环境。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生代华人的经济、社会地位有了较大的提升。
为什么华侨热心在海外办学?邢寒冬副教授说,据不完全统计,从民国初年至二战前,海南华侨办了47所华文学校,以新马地区最多。她还给同学们展示了部分学校的图片并指出,华侨热心在海外办学主要有三个原由:第一,解决华侨子女就学和谋生的需要。第二,是应对居住国当局限制华文教育的自救措施。第三,传承中华文化和恪尽职责。华侨的办学历史是一部充满了的奋斗史,也正因为有了教育,华人的后代才与前辈不同。现在华人最大的慈善也是在教育方面。
华侨与家乡的关系密切,他们不仅对家乡亲属给予经济上的支持,也在工作、学习、生活上给予帮助。近代以来,侨乡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变化始自教育。晚晴光绪年间,华侨的办学从海外发展到家乡,文昌的溪北书院、铜鼓书院等就是华侨创办的。
海南有许多名校也是华侨创办的。上世纪,华侨创办了海南中学(原私立琼海中学)、私立海南大学等。她说,海中的创建,凝聚着海内外广大乡亲的心血,是海南华侨资助最多的学校。1923年秋,钟衍林、王国宪、李开定等人士共同创办海南第一所私立中学,钟衍林先生担任校长。办学初期,钟衍林先生曾7次远赴南洋筹集办学经费,曾带头不领学校工资。正是在一代代海中人的努力下,海中不断取得辉煌,最终成为海南乃至全国的名校。
改革开放后,华侨的办学更上一层楼。思源学校就是新时期华侨办学的成果。
讲座尾声,邢寒冬副教授与在场的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本次讲座帮助同学们了解了海南华侨及他们的办学情况,华侨们用自己的拳拳之心证明他们对祖国、家乡的热爱。精彩的讲座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
作者:王亚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