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林讲堂】张浩文教授讲述厌食时代的饥饿体验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越来宽广,高楼越来越高,餐桌上的食物也越来越丰富,有些人甚至对食物的选择变得挑剔起来。当所有人都不自觉的认为,饥饿已经离我们远去的时候,你是否有曾想过祖辈们所经历的饥饿时代?是否了解过饿殍满野,水深火热,逃荒大军浩浩荡荡的场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通过重温饥饿时代的人与事,体会温饱带给人的幸福感,同时也让同学们感受灾难文学的魅力,给予大家启迪,2016年9月7日下午4点30分,我校特别邀请海南师范大学教授、作家张浩文先生莅临我校第十九期“衍林讲堂”,讲述厌食时代的饥饿体验。
讲座伊始,张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关于“饥饿体验”的著作——《绝秦书》。2009年,张教授经过多年的思考和沉淀,向中国作家协会报送了一个长篇创作计划。该计划在当年被中国作协确立为重点扶持项目。此后3年,他聚精会神、奋笔疾书,《绝秦书》于2013年面市,并首先在《中国作家》杂志2013年第四期和第五期两期连载,单本随后发行。该书描写的是发生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前后陕西的一场大饥荒,这段历史被称为民国十八年饥馑。在这段饥荒时期,陕西省有近三分之二的人口消失,近1500万人死亡,被称作20世纪人类十大灾难之一。全书展现了灾难发生的全过程,重新审视了造成这场大灾难如此惨绝的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该书于2013年荣获该年度中国长篇小说排行榜第五,并获得第四届柳青文学奖优秀长篇小说奖、剑门关文学特等奖。谈到自己的作品在社会中所引发的关注与争议,他认为主要是该书题材的特殊性,在他完成这本书之前有三位作家对饥荒年代进行过描述,一本是由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所著的《红星照耀中国》,一本是柳青在《创业史》开篇中对于1929年灾民逃荒的描述,以及陈忠实的《白鹿原》。这些小说虽都有以饥荒为背景的桥段,但却没有哪本书对灾荒进行具体的描述。他的作品就是将这段尘封近90年的历史记忆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在营养丰富的时代,会不会发生粮食危机呢?作为衣食无忧的现代人,我们是否真的无需顾虑吗?张教授认为,粮食危机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环境安全所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还有待于论证,以及战争的产生,核辐射的污染都有可能引发粮食危机,这些有可能是人祸,也有可能是天灾。所以现代人应该居安思危,要有忧患意识。1929年陕西的这一场大饥荒是人祸还是天灾呢?张教授分析,这场灾难的发生更多属于一场人祸。20世纪20年代初,鸦片在我国屡禁不止,以务农为生的农民,鉴于种植鸦片所带来可观的收益,于是均纷纷铲掉粮食作物来种上鸦片,陕西省近三分之二的土地均种上了鸦片。当战事来临,社会动荡,因粮食储备不足,军队甚至提前将五年的税赋集中至一年收取,导致人民无粮生活,民不聊生。灾民从粗粟野菜,到树皮草根,到吃泥土为食,最终发生人食人的惨剧。饥饿对人性的摧残,让在场的所有师生心情无比沉重,若有所思。
在谈到灾难文学对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启示时,他首先认为灾难文学的产生可以改变当前语文学习的现状。他认为当前语文学习的文章遣词造语很优美,但目前许多文章存在着唯美化,甚至存在唯媚化的现象,且内容比较单一。通过阅读灾难文学可以促进学生审美的多样化,树立一种崇高美,给人内心震撼,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让人更具有阳刚之气。其次他还认为阅读灾难文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反思的精神。他借用恩格斯的话说:“历史的发展动力是恶,而不是善。”朝代的更迭都伴随着灾难的发生。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历史,反思历史,总结历史,进而明确人生的发展方向。最后他认为灾难文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在灾难面前,无数的人为了生存而挣扎,但他们并没有放弃生存的希望,即使很小,他们也不愿放弃。而反观现在的青少年,内心脆弱,自我的生命意识缺失,经常做出不理智的事情。通过阅读了解灾难中发生的故事,可以培养大家的坚强意志,树立生命可贵的意识。
在随后的交流中我校师生与张教授就写作《绝秦书》的动机以及在小说中所写到的“人吃人”这种泯灭人性的行为的看法进行了简短的交流。最后张浩文教授向我校赠送了他的著作全集作为留念,吉万松副校长代表接受礼物,并对张教授表示感谢。
作者:杜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