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港澳开发区:辉煌开局、惊天贪腐、未来的新生

2025年4月11日,笔者再一次来到海口港澳开发区。拍了上图,正好可以说明港澳开发区以及其中的“海南国际科技工业园”的开端、过程、现在和未来。
裕科大厦代表着过去的科技发展之路,金美花园二期烂尾的基坑代表着中期房地产资本的遗留问题,而海口国科中心代表的是当下的转型和未来发展。
※※※港澳开发区是个“地方”※※※
根据以前的政府文件介绍,港澳开发区由海国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海国投”)、海南国际(海外)投资有限公司负责招商引资,开发建设管理,是以一个企业成片开发土地的方式兴建外向型、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开发区。最早规划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在后期的开发过程中具体面积有所变化)。该开发区和金盘开发区均在1988年3月奠基开发。
港澳工业开发区(简称“港澳开发区”)作为一个开发区20年前已撤销,但作为市民口中的地理位置长期存在。按照原有的规划,港澳开发区位于海口市偏西部的“永万坡”,属于秀英区,具体位置在海秀快速路(海盛路)以南、南海大道以北、长天路以东、永万路以西。整个区域中的还有南北纵向的港澳大道、科技大道、兴贸路、翠竹路、兴南一路、兴南二路等,还有横向的兴业路、兴海路、兴国路等等。
笔者简单做了以下示意图。

2004年,海口市政府对所有开发园区进行了清理和整顿,撤销了19个开发园区,只保留了海口市保税区、桂林洋经济开发区和海南国际科技工业园;即是说,港澳开发区被撤销。再后来,该区域也进行了调整,划归“海口药谷工业园”(海口高新区旗下园区),被称为药谷北区,与南海大道南侧的药谷南区连成了一片。所以,就目前而言,大家口头所说的港澳开发区更多是指一个“地方”。
目前,在港澳开发区区域内,有标志性的工厂园区是:椰树集团第二工业城、海南双成药业、电影工厂影视文化产业园、宏邦机械、浩业物流园、齐鲁制药、万特制药、海灵制药、通用康力制药、爱科制药、九芝堂药业、长安国际制药(CAIP,原来的“天王制药”)等等。
综合办公楼有裕科大厦、国科中心、蓝城商务大厦、信达大厦、远航大厦、海建科技大厦、海南人才大厦等。
住宅区有新高理想城、振业小区、西秀绿洲、金美花园、国科园生活区、展兴高新花园等。
配套的学校有:枫叶国际学校(幼儿园至高中)、博源中学等。
从以上所列的道路名称,以及当前的能数得上号的标志性建筑就能看到,港澳开发区曾经有着一个兴业、兴海、兴国的宏伟规划——现在看,也算是部分实现了当初的设想。
※※※港澳开发区辉煌的开端※※※
1.由大型香港中资企业牵头开发
海口港澳开发区,其统一开发商海国投的背后,是当年香港的一家大型中资集团:港澳国际(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港澳国际”)。港澳国际由中银集团(占股76%)、香港华润集团(占股22%)和香港招商局(占股2%)共同投资成立,由国家直接管理的香港大型中资集团企业,可谓根正苗红来头大。1989年港澳国际重组为全中资的股份公司后,投资包括工业开发、房地产、金融证券、旅游服务、进出口贸易、交通能源等多个产业,业务范围遍布香港、澳门、珠江三角洲、上海、福建和海南等地。“港澳国际”全盛时期有职工4000余名,下辖300多家分支机构,资产逾100亿元人民币,是那个年代的香港五大全中资企业之一!
这也是港澳开发区名字的由来。

(△ 港澳开发区颇有历史感的一个“门头”)
2.副部级的干部领导
当时的港澳国际及其旗下海国投的董事长是李耀祺,他是副部级领导。也就是说,一个副部级领导在主导港澳开发区的开发与运营。
据媒体报道,李耀祺出生于广州市郊一个农民家庭。1952年参加工作,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专文化。1980年以前,曾任中山县委办公室副主任、沙溪公社书记等职。80年代后他先后任广东省中山县委常委、县委书记、省旅游局局长。1984年,李耀祺接受中央“指派”,担任港澳工委常委、澳门分工委书记的重要职务。1987年,李耀祺被派往香港,负责组建“港澳国际”。1990年11月至1998年1月,李耀祺出任“港澳国际”董事长,并兼任下属多家公司董事长。
3.高级别的“园中园”
1990年代初,“海国投”在海南办电厂、鞋厂等实业,一度红红火火。海国投属下经营的证券业在全国证券行业产生过较大影响,其A股承销量曾在全国名列前茅;在三亚经营的“南中国大酒店”,曾被国际权威机构授予了“国际最佳旅游金杯奖”。
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科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和港澳国际共同筹组的海南国际科技工业园发展有限公司诞生,也就是在港澳开发区里建设一个“海南国际科技工业园”(简称为“国科园”)。该园中园的规划在1991年10月通过了国务院的审批,付予实施。
当时,国科园属于是国家科委直接注资并参与管理又冠以“国际”的唯一的科技园区。按照当时的规划,国科园应当建设成为具有海南特色的国际性高科技现代化工业园区。
4.“港澳模式”被认可
港澳开发区”在海南率先走出了一个企业成片开发土地、兴办工业开发区的新路子。结合以前的新闻报道,多位高级别领导曾先后来此视察,并对“港澳模式”给予了极高评价。
李耀祺本人因此也获得过“海南特区拓荒创业先行者”、“优秀企业家”等美誉。
可以说,港澳国际、海国投乃至李耀祺本人对海南的经济做出过较大的贡献,港澳开发区当年的开局是非常高端的。
※※※利益之下的乱作为※※※
如果以现在的眼光看,国科园的份量甚至重于港澳开发区,因为国科园当时对科技产业发展的规划比普通开发区要前卫、先进。
当时的国科园规划是由机械工业部设计研究院所编制。笔者研究了当年他们的副院长曹亮功先生的论文,感觉当时的规划很清晰和规范,但明显在执行的时候就出了问题。
根据当时的规划:“高科技工业园不是一般的工业园”,应该是一个集科研、教育、绿色生产、甚至含有金融支撑、展示、旅游等内容的综合社区,对环境品质的要求很高。该园区规划利用起伏不平的地势,尽可能保留自然状态,利用低洼而又有自然植被的土地作为公园,并用环形绿带及其延伸段将这些公园和集中绿地连接起来构成一个体系……成为一座园林化的科技工业园。
规划中还提到一句:现代尽现代,自然尽自然。
但是,到了1999年,只是在建成区的某些部位、某些局部能看到规划思想的体现。
1992-1994年海南房地产热中设计施工的粗糙和这股热潮给土地管理上带来很多难处。此时,海南的发展思想已经出现了混乱,尤其是有的领导认为“海口不应再作为工业城市发展”,甚至说“工业区不再发展”,这些思想对于港澳开发区整体起到了抑制作用,而其中的国科园又指望以保护生态环境的方式来取得竞争优势——以现在眼光看,言之过早了。
再加上国科园公司曾经因为来头大,所以获得了独立的规划审批权,具有了与海口市、三亚市规划局同等的权利,虽然半年后这个权利就被收回,但是造成了难以挽救的损失。
因为工业的停滞,房地产资本的“需求”却还在,于是居住用地调大了。国科园的居住用地从3公顷调整到了4.8公顷。
直至今日,还可以看到不少烂尾楼。

(△港澳开发区内的烂尾楼,2025年4月11日笔者拍摄)
※※※明星企业家成为“巨贪之最”※※※
2002年3月18至19日,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报道了一件大事:港澳国际原董事长李耀祺被查处。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李耀祺贪污、挪用、私分巨额公款案作出一审宣判,判处李耀祺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当时的新闻报道称:经查,李耀祺在任职期间,贪污公款人民币1244万元、137.1万港元,挪用公款490万港元;伙同他人贪污公款人民币4904.7万元。涉案金额共计7000多万元。此外,李耀祺在任职期间,工作严重失职,对公司的巨额亏损负有领导责任;违反规定从下属公司领取奖金、补贴;道德败坏,包养情妇。
以上的涉案金额,创造了当时的最高纪录,被媒体称为“超级巨贪”,所以笔者说李耀祺是当年的“巨贪之最”应该没错。
而这惊天贪腐的过程,也是与港澳国际在海南等地的发展息息相关的,笔者罗列一下。
1992年10月,港澳国际下属企业“海国投”获准发行“海国实业”股票。那个年代,股票市场是供不应求的,谁能买到原始股,就意味着巨额财富。身为董事长的李耀祺在当年11月专门研究“海国实业”股票发行的总经理办公会议上提出,要给“北京某友好单位”800万的“海国实业”法人股,并让“港澳国际”驻北京办事处负责人李某用办事处的名义,与“海国投”分管财务的副总签订了800万元人民币的借款协议。1992年底,李耀祺以“北京某友好单位”名义,用此款以原始价购买了800万股“海国实业”的法人股。
1993年2月28日,“海国实业”法人股开始转让,李耀祺利用这个机会,将800万股以每股2.85元的价格(扣除手续费用共计2186万元)转让给本集团证券部。这样,在这笔交易中,减去借款800万元和44万元的利息,在“北京某友好单位”名下,4个月内轻松人账1332万元人民币。后经调查证实,这个所谓的“北京某友好单位”名称为北京瑞海有限责任公司,是李耀祺本北京筹办的一家空壳公司。不久,李耀祺就将其大部分换成港币转到香港金陵公司账上,而香港金陵公司则是李耀祺之妻梁惠玲开办的私人公司。
这一波操作就是也就是李耀祺借了自己单位的钱来买自己单位的原始股,然后高价再卖给自己单位。
1992年,“海国实业”股票上市筹集了近3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当年年底,海国投高调对外公布称其资产总数是30个亿。当时,“港澳国际”本应好好发展港澳开发区,但李耀祺不顾其它领导成员的反对,执意要在广州附近购买一块地皮建设开发区。为了达到借土地出让大捞一笔的目的,李耀祺让自己家里人注册多个公司,做土地倒手买卖,最终原价8万元每亩的土地,以16万元每亩、合计976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海国投”。李氏家族便轻松获利4904.71万元。
1993年2月,李耀祺见“海国投”下属澳门雄昌发展有限公司效益较好,便以总公司急需周转金为由,要董事长刘某将600万港币打到他自己的香港永雄公司帐户。刘某曾是李耀祺的司机,他立即照办。600万港币由李耀祺个人支配使用长达5年,直到1998年4月,审计组进行调查时,李耀祺怕此事败露才以往来账冲抵所欠490万港币,其余110万港元则用假发票抵账。
1993年2月期间,李耀祺伙同“海国投”其它领导人,以调取上缴款名义,先后3次从澳门雄昌公司调取港币147万元合伙私分,李从中分得27万多元。
1993年10月,李耀祺又趁“港澳国际”下属瑞安房地产公司的股东退股之机,与“海国投”的3位副总经理苏某、沈某、霍某决定,以一家香港公司名义借款200万元,购买股权。3个月后瑞安公司就开始给李耀祺等人“分红”。从1994年10月至案发前,共“分红”4次,李、苏、霍每人分到70万元港币。
1997年11月,“港澳国际”下属的上市公司“港澳实业”董事长张某伙同李耀祺等人瓜分了一笔员工“遣散费”和“退休待业保险金”约414万元。李耀祺和张某各分得“遣散费”60万元,潘某分得56万元,其他上百名员工人均仅分得不到1万元。
在个人生活方面,李耀祺还包养情妇,其中一个情妇被安排到香港,为他生下2个儿子……
李耀祺在位的时候有媒体赞他是“寡言敏行”,这样的一代风云人物贪财、好色,一个副部级的领导就这么走入深渊。而港澳开发区算是他贪腐敛财的工具之一。
1998年中央某单位接管港澳国际,62岁的李耀祺在离任审计中被查处。
港澳国际早已被李耀祺等人搞得千疮百孔,濒临破产。据对“港澳国际”进行的全面审计,该集团内部亏损高达33.2亿多元,其中“海国投”系统亏损达17.5亿多元。
※※※遗存※※※
如今,不管是港澳开发区还是国科园,都成了历史名号。不过还是有些遗存。
比如港澳大道、科园路等。
还比如一所知名的学校:海南枫叶国际学校。说起来也有意思,海甸岛东部开发区打造了一所名校“寰岛实验小学”,金盘工业区打造了一所不错的学校“金盘实验学校”,而港澳开发区、国科园也打造了一所名校“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
该校于1994年建立,占地108亩,总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 自建校之初,连续20多年教学质量全省领先,是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全层次寄宿制学校。在2017年更名为海南枫叶国际学校。

(△ 海南枫叶国际学校的大门)
还有一个遗存,是海南国际科技工业园股份有限公司依然存续,上海慧信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是其第一大股东,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是第二大股东,海南省高科技开发公司是第三大股东。此外,依然能看到四川、重庆的资本还在里头。
※※※未来的新生※※※
如今的港澳开发区片区已经处于市中心的一部分,在“产城融合”、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也可能迎来新生。尤其是在海口高新区、海口药谷的整体发展起码是进入了恰当的轨道,形成了一定的产业氛围。
笔者就以裕科大厦为例,做了个对比图,如下:
裕科大厦1996年3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是过去国科园的重要建筑,是该园区的第一座标准厂房。该大厦虽然不高,但是建筑面积达到了2.4万平方米,是当年国科园、港澳开发区的标志性建筑。曾经的十年前,该大厦已经年久失修、破败不堪,甚至在安全警告上写着“预防坠物、注意安全、请勿靠近”。
现在裕科大厦产权归于兆南集团旗下的“海南长安房地产经济有限公司”,2021年开始着手翻新改造,现如今已经是焕然一新,看着都舒服多了。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虽然机会错过了就不再有,但是:车辙在后,而方向永远在前。

(PS:笔者有多篇关于各个开发区的文章,欢迎进行关联阅读)
作者:老痛(黄循鑫)
2025年4月14日 于 海口·紫贝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