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及企业467家,海南“零关税”政策再迎重大利好
药品、医疗器械“零关税”政策首单落地
系海南自由贸易港第四项落地实施的“零关税”政策
海南日报海口2024年12月31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曹马志)2024年12月31日,由海南博鳌超级医院申报进口的首票“零关税”药械在海口海关所属博鳌机场海关通关放行,标志着药品、医疗器械“零关税”政策在海南自由贸易港顺利落地。首票“零关税”药械为人工耳蜗植入体和声音处理器,货值57.2万元,减免税款约7.4万元。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海口海关了解到,封关运作前,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内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经认定的医疗机构、医学教育高等院校、医药类科研院所,进口已在我国批准注册的进口药品、医疗器械,或按国务院有关规定,尚未获得我国批准注册,但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允许在先行区内进口使用的药品(不含疫苗)、医疗器械,可享受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这是海南自由贸易港继原辅料“零关税”政策、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政策、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政策后,第四项落地实施的“零关税”政策。
为确保政策尽快落地见效,海口海关积极研究优化通关流程,推动海关信息化系统与先行区特许药械追溯平台实现联网,加强对“零关税”药械进口、储存、使用及销售的可追溯管理,指导做好政策落地等相关工作。
海口海关关税处处长冯云云表示,下一步,海口海关将积极做好政策解读,让乐城先行区内更多的医疗机构用好药品、医疗器械“零关税”政策,降低患者就医成本。
海南“零关税”政策已减免税额28.9亿元
惠及企业467家
海南日报海口2024年12月31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洪旭)2024年12月31日,海南省新闻办举行“海南自贸港政策解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十六场)——“海南自由贸易港‘零关税’进口药品、医疗器械管理办法”专场。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会上获悉,海南“零关税”政策实施以来,截至2024年10月,已惠及企业467家,减免税额28.9亿元。其中,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政策惠及企业117家,减免税额8.9亿元;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政策惠及企业350家,减免税额20亿元。
“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相关企业的经营成本,让企业实实在在享受到‘零关税’政策红利。”海南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副主任廖增梁表示,“零关税”政策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核心政策之一,实施效果总体较好。出台“零关税”药品、医疗器械政策,主要是支持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建设发展,让区内相关企业、广大患者朋友享受到政策红利。
据介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以来,海南自由贸易港自用生产设备、交通工具及游艇、原辅料等多项“零关税”政策陆续出台实施,持续优化扩容,扩大政策享惠面。比如,2022年2月,对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政策进行了优化调整,新增过山车等8项文体旅游产业所需的生产设备,并将政策适用主体扩大至事业单位。下一步,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还将进一步优化调整,届时将有更多商品纳入政策清单。
廖增梁表示,目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的“零关税”政策,大都是封关运作前的过渡政策。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简并税制后,将对进口征税商品目录以外、允许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口的商品,免征进口关税。届时,免征进口关税的商品范围将大幅增加,对于实施“零关税”的货物,海关也将免于实施常规监管。也就是说,海南自由贸易港“零关税”政策优惠力度会更大,享惠范围会更广,享受政策也会更便利。
此外,除“零关税”政策外,海南自由贸易港还有“两个15%”所得税、新增境外直接投资取得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以及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人员进出、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等系列独特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