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4.67亿元,海南机场民营转国资第二年度大幅扭亏为盈
据证券日报,4月18日,海南机场发布2023年度报告。报告显示,海南机场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7.62亿元,同比增长43.84%;归母扣非净利润4.67亿元,同比大幅扭亏为盈;总资产557.95亿元,总负债310.16亿元,归母净资产231.21亿元,同比增长3.22%;资产负债率55.59%,同比下降2.08个百分点,公司主要财务指标持续向好发展。
年报显示,海南机场2023年多项主营业务指标创历史新高。机场业务方面,海南机场控股及管理输出9家机场全年起降架次17.2万架次、旅客吞吐量2545.99万人次,同比大增84.38%、131.88%,三亚凤凰国际机场、琼海博鳌机场、唐山三女河机场、安庆天柱山机场4家机场旅客吞吐量均超越历史最好水平。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再次迈入“两千万级空港”行列,去年起降架次13.47万架次、旅客吞吐量2177.58万人次,同比大增82.19%、128.87%。
据界面新闻,海南机场前身为海航基础,是破产重整前海航集团机场板块的核心上市公司。根据重整工作安排,重整以后的海航拆集团分为四个板块独立运营——航空板块、机场板块、金融板块、商业及其他板块,确保各板块回归主业。其中,机场板块的海航基础要逐步退出房地产开发业务,紧紧围绕机场发展及免税商业发展两大核心业务板块谋篇布局。
2021年12月底,海航基础破产重整程序执行完毕,经营管理实控权移交给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海发控为海南省属最大的国资平台,这也意味着机场板块从民营资本所有转为海南省地方国有。实控权移交的同时,为了与公司定位、战略规划相匹配,海航基础(600515.SH)的股票简称也变更为“海南机场”。
目前,海南机场的业务共划分为机场管理、免税与商业、房地产、物业管理、其他等五大块。最为核心的是机场管理业务,公司控股了三亚凤凰、琼海博鳌等7家机场,此外还参股2家机场和管理输出2家机场,整个2023年机场管理业务实现营收20.45亿元,收入规模约为2022年的一倍。
来源:证券日报、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