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提振民众信心考虑,海口也该给春节燃放烟花开个口子了
文章来源于三点五四 ,作者卯金刘
前两天既然提了要说说过年放鞭炮的事情,那今天就讲一讲。
春节的烟花爆竹,该不该放,能不能放,要不要放?实际上争论多年,各说各的理。说来说去,再综合现实发生的案例,实际上还是有一些共识的,那就是这并非一个原则性的问题,并非不能触碰和忤逆的雷区,全看各个地方怎么去看待和理解这件事情。
如此,也就意味着它完全可以不用“一刀切”。顺势应时,今天不说别的,只从提振民众信心的角度,谈一下海口给春节燃放烟花开个口子的必要性。实际上这也不单单是海口的问题,刺激国内消费,提振民众信心,是整个中国都很急迫的问题。
虽然我们看到的经济数据,恢复向好,形势大好,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每个人生活的境况怎么样,自己最有体会。至少从我的角度来观察,身边的消费市场并没有完全恢复,并且还有很长的恢复之路要走。连专家都已经站出来说实话了,一是老百姓兜里没钱,二是对未来预期不好。
所以不少人讲,要提振信心。信心,某种程度上是心理作用、心理暗示,人有时是需要这个东西的。几年前我家附近的某处建筑工地开工,施工方在塔吊上挂起了一串长长的鞭炮,点燃之后开动塔吊转圈放,毫不夸张地说,噼里啪啦的足足放了半个多小时,我从未见过工地放炮助阵持续这么久的。我猜,或许是因为那片开工的区域之前是片坟地吧。对于施工方来说,一切的一切,只为心安。
于是,心安、信心,有时就真能神奇地带动这个社会的运转。如果大家都看衰,都不花钱,自然谁都没渠道去挣钱;如果只有一小部分敢于花钱,大部分人还是不消费,这小部分人也就入不敷出成了牺牲品;只有绝大多数人对未来有好的预期,敢于消费,你花他也花,你挣他也挣,资金才能流动起来,一切才慢慢向好。
一堵全堵,一通百通。经过几年难熬的日子,人们平日已经够拧巴憋屈了,过年是不是还要死气沉沉?老百姓本来就已经不舍得花钱了,好不容易有一个愿意掏腰包的事情,是不是还要冒头就打的把它扼杀掉?
我翻看了最近的一些新闻,云南昆明、广州南沙和番禺、山东省淄博博山区等地,都规定了2024年春节期间在特定时间、特定区域允许燃放烟花爆竹。有不少城市的通告则间接表明了态度,杭州市萧山区就发布了2024年烟花爆竹零售经营许可证的办理公告。其中提到将在全区共规划设置烟花爆竹经营(零售)点105个,全力保障群众购买需求。山西省有关部门公布了“2023年版山西省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其中新增了“烟花爆竹经营许可”,今年春节,也许山西人就能在自己家门口,燃放烟花爆竹。香港则确定今年将举办历年最大规模的“香港跨年倒数”活动,以史上面积最大、历时最长的烟花音乐汇演迎接2024年。
所以,没有什么是一定不行的。香港都可以,作为要对标和誓言超越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又有什么不可以?如果海口市下不了这个决心,借“扩权强区”的改革,将决定权交给各个区,是不是也可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