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登上互联网神坛的海南公司:海虹控股(上)
(声明:本文所引用的资料均来自正规媒体的公开披露,没有经过采访,没有任何内部资料。)
(此文较长,分上下两篇发布,可在关注、收藏后细品慢读。谢谢!)
海虹控股对于海南民众来说,可能是一家神秘的公司。它是一家从海南成长起来的、很独特的公司。它几乎是最早的元宇宙和产业互联网的践行者之一,因此我认为它本来有望登上互联网神坛的。
一、海虹控股的沧桑30年
我先简单温习一下这么一段企业发展史:
1984年8月,海南省开发建设总公司等单位开始筹建海南化学纤维厂。1988年8月,海南化纤厂正式投产。1992年11月30日,海南化纤厂经过规范化股份制改组,公司股票在深圳证券所交易,股票名称“琼化纤”,是海南省首批上市公司之一。1996年12月10日,中海恒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入主,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1997年3月,投资设立“中公网信息技术与服务公司”,开始进军互联网及电信增值业务。1997年5月16日,因公司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转变,公司名称更改为“海南海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虹控股”。1999年6月,海虹控股旗下的中公网以1000万人民币收购联众网络游戏世界。2000年年初,中公网斥资300万元收购了中国图形化社区鼻祖“逸飞岭”。也是在那一年的6月,海虹控股推出了亚联游戏、笑傲江湖;同年8月,海虹控股投资设立了海南卫虹医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启动以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为主要商业手段的“海虹医药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并于9月27日拿到了全国第一家医药电子商务资格证书。尤其是2009年起,海虹控股的PBM业务迅猛发展(PBM业务大约就是医保智能审核业务,目的是为了帮助实现医保控费)。2017年,海虹控股的PBM覆盖全国23个省,149个医保基金统筹单位,涉及参保人数2.77亿人,占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的37.21%,涉及医保基金统筹规模5000亿元以上,医保审核管理业务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最高。也因此,海虹控股称为是“中国医保控费第一股”,其市值在2015年曾飙到了700亿元。
2017年11月11日,海虹控股发布公告称,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将发生变更,国风投基金(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拟通过增资的方式,成为海虹控股的间接控股股东,国风投基金的控股方——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央企)将成为海虹控股的新实际控制人。当时停牌前的海虹控股市值224亿元。在2018年6月,国风投基金正式入主海虹控股的大股东中海恒公司,海虹控股从此易主而进入“国家队”。随后海虹控股更名为“国新健康”,全名为“国新健康保障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而公司的注册地址也从海南海口迁到了山东青岛。
按照当时的交易条款和随后的操作来看,国风投基金通过增资、收购的方式,预计用资40多亿元,通过100%控股中海恒而得到了海虹控股约26%的股权(中海恒目前是国新健康十大股东中的唯一一个法人股东,其他全是自然人,包括一个叫“王健林”的人)。国风投基金首期出资5亿元,后续资金按约定在5年内(即至2023年)补齐。
可以说,在资本业界,海虹控股是鼎鼎有名的,先是它从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化纤产业发展到互联网再到产业互联网,概念相当可以;还有就是该公司一直看上去不怎么样的营收,却有着相当“不错”的市值。
在海虹控股的上述产业方向调整中,充满了资本运作,其产品和项目,给很多人都带来了惊喜,却也留下了遗憾,也错失了登上互联网神坛的机会。
二、绚烂而短暂的“逸飞岭”
早在1999年,身在长春的我在天涯社区注册了第一个ID:toonkam(读音是“痛卡姆”),而在那不久,我也在另外一个平台上注册同样的ID,那个平台叫做“逸飞岭”。
天涯社区原来是在海南公网旗下。而那时的逸飞岭也刚被海虹控股旗下的中公网所收购,“中公网”我当时以为是“中国公网”。我当时还觉得有意思,一个是海南公网的,一个是中国公网的,并且都跟我的家乡海南有渊源。虽然两个都是“网络社区”或说“虚拟社区”,但天涯主要是文字表达,而逸飞岭已经是图形化社区。
虽然二十年过去了,但就算是以当前元宇宙这样的新潮概念来看,逸飞岭也并不逊色。逸飞岭的全名叫逸飞岭情感部落,配套的英文名是efeeling(网络情感),优美一点看是“网络情缘”,简单一点看就是当年大家都喜欢带个e,表示电子、网络的意思。逸飞岭的玩法大概是这样的:注册一个账号,进去后选择你要住的地方,然后做任务挣钱(金币),然后一路升级。和一般游戏不同的事,逸飞岭更加注重社交。在逸飞岭巫师(网站管理员)的管理下,大量的部民也组成了各种小社群,所以有BBS(叫涂写石墙)、家门口留言、站内消息等沟通方式;用户选择住在不同的地方,就要参加不同的劳动,山上要去采药、海边的去捡贝壳等等;同时逸飞岭里还有各种“工作角色”,跟现实社会无限接近,比如我当时就选择去当律师;逸飞岭上还有集市,可以交易;当然也可以在逸飞岭上选择对象结婚。由于年代太久远,关于逸飞岭的很多事情已经印象模糊了。但是互联网还有记忆,还有一大群人聚首怀念它。(以下图片来源于网络搜索或efeelings.net)
下图是一位名为“一叶知秋”的部民,住在“栖雪村”1380号,他的房子还比较简陋,看上去还是穷人一个。

但是在这个虚拟社区里奋斗,有的人通过奋斗,给自己“修建”了豪华的房子,比如这些:

当然也有一帮“好斗”份子,念念不忘的是逸飞岭的“武斗”地图,江湖气十足:

玩过游戏或者虚拟社区的人,其实很容易想象这种类似网页游戏的平台。可以说,逸飞岭是把游戏和社交结合得非常好的图形化社区了。所以当时迅速的赢得了用户。如果没记错的话,2001年逸飞岭的注册用户数已经超过千万(不少人有几个号,我有2个),每天在线人数有时超过100万人(那时有人挂机)。这种数量级在当年来说,已经算是惊天动地的了。毕竟2000年全国网民仅2250万,2001年也仅3300万。那时不管是专线上网还是拨号上网,都还是窄带网络。对于网站运营方来说,他们的资源也非常有限,也一样的昂贵。

一边是昂贵的网络资源,一边是逸飞岭那时还没走出盈利模式。于是逸飞岭有的时候就卡得要命,因为投资方、运营方的资源跟不上了。
最终,在2001年8月,逸飞岭里就有消息说中公网打算放弃逸飞岭!如果没有人接盘,逸飞岭就要关闭了!于是逸飞岭里酝酿了一场广泛的“虚拟暴力”,他们纷纷声讨中公网,逸飞岭更卡了——那时候我刚大学毕业,刚刚回到海口,到天涯社区正式任职。在我还自顾不暇的时候,听说逸飞岭发生巨变。在那年的8月14日,逸飞岭公告称:逸飞岭的创办者妖怪、野草和子午线正式从中公网公司离职。此后……逸飞岭就逐步坠落了,虽然原创团队以“逸海情天”之名想接过逸飞岭,但终究,这个不到两年时间迅速火爆又迅速陨落的社区,最终只能是绽放成了烟花,给我们留下了短暂的绚烂、永远的怀念。
现在,在网上仍然有众多的怀念文章,比如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作为普通玩家,我们就只剩怀念了。
而在直接运营方中公网的信息库里,也只遗留有一些“遗迹”了。比如当年注册的逸飞岭商标。

逸飞岭的创始人何啸威后来创办了逸海情天、seaskyNetJoy等游戏公司,知名作品包括《海天英雄传》、《倚天剑与屠龙刀》、《植物大战僵尸OL》等。他后面的作品看起来仅是游戏,而不是社区了。
根据当时的一些有待考证的说法,说逸飞岭在中公网手里的时候,其实每月亏损也仅仅是5万元。可能就是老板们的一顿饭钱。所以我估计当时关停的主要原因还是缺乏盈利模式!——这是传统资本投资新经济的通病,往往投资人的心理比较那啥,缺乏做长线投资的魄力。
就在现在来说,逸飞岭都是一个可以封神的平台,而海虹控股错过了!
我在为天涯社区服务时,就经常的想起逸飞岭,也很想借鉴,可惜毕竟基因不同。
就在逸飞岭溃败后的不久,2003年,美国Linden(林登)实验室推出了Second Life(第二人生)的Beta版。Second Life是3D模式的社区平台,同样是游戏+社交的模式。它在2006年的时候注册用户才达到100万。由于它的市场策略比较先进,这个平台一度风头劲爆,比如瑞典等国家在游戏中建立自己的大使馆,IBM在里面建立自己的销售中心(据说投资100万美元在其中建设IBM虚拟大楼)。实际上,Second Life和逸飞岭模式非常接近,只不过逸飞岭是2D视觉而已。
我的Second Life账号还在,最近上去看了一下,我感觉还不如当年逸飞岭的阳光、温暖。截下图:

时代需要概念,比如什么区块链、元宇宙、ChatGPT的AI等等吧,万事要看本源。Second Life喊了这么多年,又如何?甚至就是境外媒体都以为它早死了。基于国外那种所谓的“自由”调调,Second Life里头的美感已经让我难以接受,比如他们在中国春节期间的阴森场景:

再比如他们官方所出的丑感十足的海报(两处马赛克是我打的):

一声叹息。
Second Life越来越多的赛博朋克文化,不知是不是因为离主流有点远了。
——而原本,逸飞岭有着更大的机会。如果当年海虹控股、中公网再熬一熬,差不多也就是再有一年的时间,手机短信收费、点卡收费等模式都开始普及了。
历史无法假设,只能说:真心可惜了!
而同样可惜的还有海虹控股的其他板块业务。
(未完待续,欢迎关注)
老痛(黄循鑫) 于 海口
20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