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雕刻家于杨青的炫彩人生
英才故事 第51期 作者:董欣 时间:2019-06-05
木为纸,刀为笔,巧在心中,技在指间,几经雕琢,木头便不再是木头,而是生活的缩影,赋予了岁月的温度。我热爱雕刻,胜过爱我自己!
——于杨青
▲于杨青2019年5月19日上午,笔者从海口市区出发,经过约1小时行程,便来到于杨青位于灵山镇的工作室里——一座租用的三层小楼房,前后连带着小小的庭院。
前院里,堆满了黑黜黜的木料。指着这些木料,于杨青说:“现在看着还都是木头,但是每一块料都有无限的可能……”这句话让我突然想到了一个词:创造。对!就是创造。
▲于杨青下乡寻找雕刻材料
梭罗说过:“世界对于有想象力的人来说只是一块帆布。”那么,在这块帆布上会呈现什么?不同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想象力,就会有不同的感知。对于于杨青而言,这帆布(木料)上都是充满艺术感的木雕作品,一个一个的,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于杨青雕刻作品
▲于杨青:艺术报效祖国
于杨青,1990年出生于江西著名的 “才子之乡” 抚州。江西省工艺美术师,海南省工艺美术大师。2016年3月、4月,两度出任央视二套财经频道《一槌定音鉴宝》节目特邀嘉宾。2017年荣获首届“三亚工匠”;2018年荣获首届海南省“匠心之师”荣誉称号;2019年荣获首届海南省“南海工匠”荣誉称号。现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木雕专委会委员、澳大利亚悉尼中国艺术中心特邀艺术家、海口经济学院客座副教授。
▲2016年3月于杨青出任CCTV2财经频道《一槌定音》鉴宝嘉宾
▲2016年4月于杨青出任CCTV2财经频道《一槌定音》鉴宝嘉宾
▲2017年荣获首届“三亚工匠”称号
▲2018年于杨青参加三亚市庆“五一”劳模座谈会01 从“杨青”到于杨青
在许多人看来,雕刻尤其是木雕一般都是男人们干的活。可是,90后的于杨青却偏偏就爱上了木雕。于杨青本名叫杨青,“于”是后来才加上的,是她的父姓。
出生后刚过满月,父亲就把她送给了人家。养父姓杨,是父亲的朋友。
父亲是家里的老大,顶着家里的一片天。那时间,在她前边有两个姐姐,父亲想要一个男孩,没想到她还是一个女孩。想要再生,就只能把她算在“计划”之外,送到朋友家里。
于杨青被送到养父家里时,还没有起名,养父就给她起了“杨青”的名字。
在养父家长到13岁,她回到自己家里,回到生父母身边。
回家后,亲邻同伴们都劝说她把名字改掉,随自己的家姐们重新起名,可她执意不肯,索性就在名字前再加一个父姓“于”,于是便有了现在的“于杨青”这个名字。
“在养父家生活的那些年,养父母待我跟亲闺女一样。人不能忘本,在我的眼里,他们就和我的亲生父母一样”,于杨青说。
在市区鼎臻古玩城二楼于杨青的店铺“禅源堂”里,有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正在货架前接待顾客,进店后,于杨青喊了一声“哥——”我一时懵了,她不是前边只有两个姐姐嘛,这人是谁呀?叫得那样亲近。原来,那个男子就是养父家她的大哥。
在雕刻行业有了一定的名气后,很多人都对她的名字感到好奇,有不少人猜测她是取了父母的姓做名字。对于朋友们的好奇和猜测,于杨青总是不置可否的笑一笑,从来也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这一段历史。她说:“名字在别人那里可能只是一个代号,可在我这里却有着不同的意义。”02 迷恋“弥勒”的女孩
从养父家回到自己家时,父亲已经来了海南,并且事业有成,有了自家的加工厂,有了公司。
杨青的父亲于荣胜,见诸个人官方网站介绍和媒体的公开报道是——
首届中国木雕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木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海南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长、海南荣胜雕刻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西荣胜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于荣胜在一处农家老宅长大,老宅里随处可见的雕花、佛像、书画、器皿,是他最心爱的玩具。每当有木匠来老宅雕梁画栋、雕刻佛像或制作家具时,总是问东问西、评头论足;对于父亲时常带回的景德镇瓷器,更是爱不释手。这种耳濡目染,让没读几年书的他不自觉地拥有了某种天赋,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未知的人生。长大后当过毛笔厂工人、做过石膏、开过手扶拖拉机。20岁时,带着所有积蓄前往景德镇,开办了一间作坊,后又在广州开办了一家古玩店。1997年选择南下海南,潜心开发海南黄花梨、古沉木、坡垒等珍贵木材,从此步入辉煌的木雕人生……如果说,父亲的光环对于于杨青有什么影响,那就是让她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木雕之路,却也彻底背离了父亲的愿望和初衷。
2003年,刚上初中一年级的于杨青来到海南。为了供女儿上学,父亲交了高价借读费,一心期望女儿能好好读书,将来能考上大学。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许多家长都有的愿望。或许,是因为过往的那一段历史,父亲对于于杨青的疼爱体现在更严格的要求上。
可是,处于叛逆期的于杨青,并没有按照父亲的期望走。上学期间,她每周在工厂里的时间要比在学校的时间还要多。她觉得在学校里没啥意思,有事没事就喜欢往工厂里跑,喜欢看展厅里那一尊巨大的弥勒佛像,喜欢看父亲和师傅们雕刻的那些栩栩如生的作品。为此,她没少挨过父亲的训斥。但这一切都没有扭过她那一份好奇的天性,甚至还适得其反。
03 耐力和意志“拉锯战”
雕刻是一个苦累的活,很多工序需要靠手工完成。这个行业里,男多女少。女孩子细皮嫩肉的,经不住折腾。再说了,人家城里的女孩子,怎么时尚怎么打扮,保护自己的手就像保护生命一样……而于杨青却与人不同,偏偏就喜欢雕刻。
▲工作中的于杨青
▲工作中的于杨青
▲工作中的于杨青
▲工作中的于杨青
▲工作中的于杨青
对于女儿的选择,父亲是第一个坚决反对的。不想去上学,父亲就罚她在工厂里扫地。2000多平米的院子、3000多平米的车间,每天都要清扫一遍。父亲的目的就是要告诉她干这一行很辛苦,认为她干一两天就会自己回学校上学了。可是谁知道,她竟然坚持了一个月。第二个月,父亲没法,不得不增加一项内容——捡废料。加工厂里使用的料子都很珍稀,一点都不能浪费。她每天不但要清扫厂区的卫生,还要捡起落在地上所有的废料,整整齐齐地在一个地方码好。
一个月不行,两个月;两个月不行,三个月……父女之间这种意志和耐力的“拉锯战”整整持续了一年,最终谁也没有能拗过谁。
她的选择不仅仅父亲不能理解,周围的人都不能理解。在工厂里,师傅们谁也不把她当回事,只认为她这是小孩子玩“过家家”,一时的兴趣,懒得搭理她。家叔甚至在人前发誓打赌:“她如果能坚持三天,我就爬着回江西老家……”当然,家叔那是“恨铁不成钢”的气话,目的还是想用激将法促使她回到学校去。
第一年,打扫卫生、捡废料,她坚持下来了。第二年,父亲让她磨雕刻刀。60把没有开锋的雕刻刀,别人用机器磨,父亲要她用手磨。父亲的“狠心”,实际上是想逼她回心转意。
搞雕刻的人都知道,磨刀那是一种什么滋味,况且都是没有开过锋的雕刻刀。把手劲、臂力、技巧、极大的耐性……一下一下都消磨在磨石上,然后才能把厚刀磨薄、磨出锋利的刀刃。连许多男人都经受不住这种考验,在磨刀的过程中往往就放弃了回家了,更何况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子。
于杨青说,她磨第一把刀磨了一周7天时间。磨弯刀的时候,臂膀不能动,只能把全部力量控制在手部,开锋时稍有疏忽就有可能把刀磨坏。60把刀磨完,她用了整整近三个月时间,手指头都磨扁了。
▲于杨青的刻刀
04 不当“老板”独爱雕刻
磨完60把雕刻刀,父亲见实在拗不过于杨青,只好给她开出两个条件:一是在海甸岛选一处地方,开一间店铺经营烟酒、茶叶等,店铺的租金、铺货全部由父亲承担,于杨青当“老板”,只负责“坐收盈利”;二是在父亲的工厂里打工当学徒,8-10年内没有任何报酬。
两个条件,两条不同的人生路径,任由挑选。选择第一,那就是现成的“老板”,只管收钱不顾其它;选择第二,就等于说往后的路只能靠自己走,即使再清贫再苦累也要自己扛着——于杨青选了最后一个。
周围朋友和亲人们都说她“傻”,师傅们吓唬她“长时间雕刻手会变形的”,劝她不要浪费时间了。但是,于杨青却是铁了心和雕刻“杠”上了。
前三年,于杨青在父亲的厂子里基本上都是干一些杂活,雕刻的事根本沾不上边。
那时间,父亲从浙江、福建聘请了多位国大师、亚太级大师当顾问,高公博、林学善、冯文土……哪一个都是木雕界大名鼎鼎的前辈。大师们的时间很宝贵,他们每次来厂里都只有两三天时间,然后就又匆匆忙忙走了,根本就没有机会向他们求教。更况且,大师和师傅们都认为她一个女孩子家是闹着玩的,没人相信她会愿意从事这一行。
每次,大师和师傅们做工的时候,她只能跟在后边偷偷地观察、模仿。三年时间,她一边在厂子里干杂活,一边“偷”学技艺,只要一有空闲时间,自己就私底下进行练习。几年时间,她不回家,没有节假日,吃住都在厂子里,像苦行僧一样,抓紧一切机会和时间临摹练习。按她的说法就是:“那时间,除了自己的影子,就是木雕。”
父亲一直都想要逼她自悟自省,回到自己心目中的“正道”上去,可谁知她却违逆父命,走上了另一条她自己认准的道路。
2006年,她用工厂灶台边的烧火柴雕出了自己的处女作《棒棒糖弥勒》。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她的处女作还没有焐热,甚至还没来得及拍照就被人收藏了。这让她感到无比的骄傲,内心充满了兴奋和成就感。从此后,她学习雕刻技艺的决心更加坚定,同时也更加有信心。
▲2006年于杨青在学习雕刻
▲2007年于杨青在雕刻
▲2008年于杨青在雕刻
▲2009年于杨青在雕刻05 拿奖拿到“手发软”
2009年,在吴卫良师傅的指导下,于杨青完成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木雕作品《老子》。在第十届中国(杭州)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这件作品意外获得“2009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优秀奖。
▲2009年于杨青第一次参加作品评奖
▲2009年于杨青第一次在领奖台上
▲“2009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优秀奖证书
丑小鸭竟然能得奖,这完全出乎父亲的预料。得了奖,父亲高兴,但没有流露出来,这又或许是为父者的另一种“严厉”。只不过从那以后,父女之间那种尖锐对峙的情绪慢慢变得柔和,在理念的层面上出现了和解的趋势。于杨青说:“从那以后,父亲也慢慢把我学习雕刻的事当一回事了。”父亲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是享誉一方的大师,了解自己的女儿缺什么,也知道该从哪个地方着手入行。他把女儿学习雕刻的事“当回事”的具体表现就是:2009年,延请海南大学美术系杨小花老师做家教,让女儿跟随杨老师悉心学习绘画。
雕刻要有扎实的造型能力,而要学好造型,就必须先学好素描和速写。
2010年,父亲又联系让她去杭州教育学院(现杭州外国语学院)美术系进修。
▲2010年于杨青在杭州教育学院(现外国语学院)进修学习
父亲的认可,对于于杨青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和支持。在杭州进修那一年,她白天上课,晚上家教,把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
▲2010年于杨青与父亲参加上海世博会中华木雕精品展
通过系统强化训练和学习,于杨青的创作有了质的飞越。从那时起,她一次又一次参加大展大赛。每次大展大赛前,父亲都会坚定地站在她的身后,鼓励她:“试一下!”“冲一冲……”
▲2010年于杨青在雕刻
▲2010年于杨青在杭州参加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博览会
▲2010年于杨青在杭州参加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博览会
▲2013年于杨青在雕刻
也就从那时起,于杨青一发不可收拾,一次又一次拿奖:2010年作品《南海春色》在上海世博会“中华艺术·国家大师珍品系列荟展·中华木雕精品展”上荣获特别金奖;作品《五子戏佛》在“海南省首届工艺美术精品展”上荣获金奖;2012年作品《印象石窟》(参与创作)在“第十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荣获“儒士儒家·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2013年作品《渔归》在“第八届中国(东阳)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荣获银奖;2014年作品《和谐》在“2014年世界工艺文化节暨第九届中国(东阳)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荣获银奖;2016年作品《乐》在“第十一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16年,于杨青获得了“江西省工艺美术师”荣誉称号,那时她仅仅只有26岁。26岁,对于当下的许多年轻人来说,还处在一个飘忽不定的年龄段,甚至还孜孜不倦地奔走在求职路上。
▲2010上海世博会中华木雕精品展特别金奖证书
▲于杨青受邀参加首届海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览
▲于杨青受邀参加首届海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览
▲于杨青受邀参加首届海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览
▲海南省首届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证书
▲2015年于杨青作品在展览会上被国外友人收藏
2017年是于杨青的再丰收之年。这一年,在苏富比文化艺术发展中心举办的世界艺术大赛中,她获得了中国赛区优秀奖;她入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雕刻技能竞赛总决赛;她的作品《童子》在“第十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手工艺精品博览会”上获得“2017百花杯”银奖,《弟子规》在“第十二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这一年,她同时还获得“三亚工匠”、“海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等荣誉称号。
▲2017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雕刻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入围证书
▲2017“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证书
▲第十二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参展作品金奖证书
▲2017年于杨青当选为首届江西省雕刻协会副会长
▲2017年于杨青在第二届海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颁奖典礼上
▲2017年于杨青在第二届海南省工艺美术大师评选现场雕刻
06 成长路上的几个小故事
事业成功,荣誉也会铺天盖地而来,但又有谁会去计较荣誉背后的故事呢?那些故事,或者带有酸楚,或者含着笑点……总之,每一段故事都是成长路上的积淀,于杨青没有忘记。
故事一:被误以为“服务员”的参赛者
“因为女性身份与行业不搭,碰到的事可能要比别人多一些,人家时常会认为你是凑热闹的,因而也常常会被人忽视”,于杨青说。采访中,她向笔者讲述了这样一段有趣的故事:
有一次,在江西参加一场大赛,比赛时不能自带材料,工位也是随机抽取,要排队抽签。那一次比赛,参赛的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省、市级大师。排队抽签时,大家都争先恐后往前挤,以为挤到前边去就能抽到好位置、好木料。当时,抽签的队伍里只有她一个女孩,瘦瘦小小的。她这个年纪的女孩,不可能是评委,也不像参赛者,大家都认为她是赛场的服务人员,拥挤起来根本就没有把她往眼里放,她也根本不是壮汉们的对手,三下五除二就被挤到了边上。
最后,她抽到了8号工位,当她开始用电锯的时候,很多人都感到惊奇,没有想到她也是来参赛的。
▲2017年于杨青参加全国雕刻职业技能总决赛现场
一个上午,粗坯搞出来了,大家刮目相看,谁都不敢相信她竟然还是一位不可小觑的高手。作品出来后,大家更是惊呼着一拥而上,又是打问名姓,又是互加微信。
故事二:“慧眼”未识的“有缘人”
2011年刚过完年,还不到正月十五,她的爱人小聂就随叔叔从重庆老家来海南荣胜公司(于杨青父亲的公司)做木工学徒。那时间,小聂的叔叔是荣胜工艺品加工厂的厂长。当时,厂里的其他人回家过年还都没有来上班,车间里只有一个女孩正在认真地打磨一尊弥勒佛。小聂感到好奇,还以为她也是一位打工的学徒妹,于是两人便有了下面一段有趣的对话——
问:你是哪里的?
答:江西的。
问:听说老板也是江西的?
答:是的。是老乡,一个镇上的……
直到大半年后,有一天大家都放假,于杨青还在车间泡着,小聂去看她做工。这时候,老板来了,于杨青起身喊了一声:“爸——”学徒工,平时很少能接触到老板。于杨青喊了那一声,小聂一下子蒙住了。到那个时候,他才知道于杨青是老板的女儿。
故事三:艺名“弥勒青”的由来
在雕刻行业中,知道于杨青的人可能比知道“弥勒青”的人还要多——“弥勒青”是于杨青的艺名。说起这个艺名,还有一番有趣的来历。
在学雕刻之前,于杨青着迷于父亲工厂展厅里的那尊大肚弥勒佛,栩栩如生的佛像时常令她流连忘返。所以,从学徒起,她一直爱雕弥勒,也在不断地琢磨弥勒的雕刻技法。“在雕刻中,弥勒最简单,也是最难,关键是脸部的表情,分寸把握不好,就很容易把‘笑’做成苦相”,于杨青说。
▲于杨青雕刻作品
那时间,厂里有10多个学徒工,于杨青年龄最小。平时,大型雕件都是师傅们雕,他们这些学徒只能雕一些小件。有藏家上门时,所有的小件雕品都摆放在展台上,任由藏家挑选。而每一次挑选的结果,往往总是于杨青的弥勒被选中。于杨青是学徒班唯一的女孩,本来师兄们就爱逗她玩。这样,爱逗乐的师兄们就更有了逗乐的借口,私下里送她一个绰号——“弥勒青”。再后来,“弥勒青”竟成了她的艺名。
▲于杨青雕刻作品
于杨青没有辜负当年师兄们送她的这个雅号,她雕的弥勒“脸开得好”、造型好,这已经是雕刻界公认的。
07 嗨!90后女雕刻家于杨青
作为女人,爱美爱打扮是天性。可是,于杨青却把爱美之心全部用在了对艺术的追求上。创作上,她追求完美;生活上,随意就好。
一件作品,她可能会十遍百遍地反复琢磨、十遍百遍地精雕细琢,直到自己感觉满意为止。可是,这么多年她从来也没有精心打扮过自己,甚至连一件像样的衣服也没有添置过,啥时间身上衣服的颜色都是黑、白、灰“老三样”。有一次,一向严厉的父亲竟然也心疼地劝她:“不要天天都跟木头打交道。也像个城里的女孩一样,买一条裙子去,好好打扮打扮自己。”
搞雕刻灰尘大,不能留长发,她索性一直都留短发。2017年,参加海南省第二届“海南工艺美术大师”评选,为了不影响评选创作,她两次剃成光头,以至于让现场许多素昧谋面的评委还以为她真是“帅锅”一枚。
她不爱逛街,不爱看电影,更不追剧。除了外出开会、参赛、学习,结婚七八年她只与家人外出旅游过一次。就那一次,还是大家伙一起去的,在江西抚州东林新区的金山寺里一连住了好几天。她的爱人小聂说:“这根本不叫旅游,只能说是她的静修……”几乎每过一阵子,于杨青都会去寺院静修几天,三亚的南山寺、老家的金山寺、杭州的灵隐寺都是她喜欢去的地方。即使是外出开会、参赛、学习,她也喜欢往寺院里跑,她喜欢看那些神态各异的佛像,以期能够从中捕捉到她创作所需要的一切信息。
小聂说:“改变不了她,就只能改变我自己……”这看似无可奈何的迁就,实际上却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体贴和怜爱。
“一旦你决定要做什么事,你必须全心投入去做,你必须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去爱它,千万不要有怨言,哪怕穷尽一生。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也是让人家敬重的关键”——这种质朴的话语,正是一种精神的纯美表达。
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所谓“匠心筑梦”,既在于“匠”,更在于“心”。
这些年一路走来,虽然吃过不少苦,经受过许多常人难以经受的磨砺,但于杨青却依然痴心不改,潜心学艺,用心创作,以心筑梦,用手中的刻刀不断书写着人生的辉煌,也让自己的青春变得更加炫彩照人。
就在今年,她的作品《乐在其中》又捧回了一项大奖——在第54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上荣获2019年”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银奖。
▲2019年”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银奖证书
人生盛年,正是风光无限时。
▲2018年于杨青刀尖上的传习
▲2018年于杨青受邀参加在中国戏曲博物馆举办的汤显祖文化展
▲2018年于杨青受邀参加在中国戏曲博物馆举办的汤显祖文化展
▲2018年在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木雕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
▲2018年在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木雕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
此时此刻,于杨青还不知疲倦地奔波在另一个赛场上。
相信,她依然会载誉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