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人”陶海林:从注册会计师到山区教师 他放弃高薪坚守讲台35年
“留下吧,陶老师,我们需要您……”时光荏苒,今年59岁的陶海林即将迎来退休前的最后一个学年,30多年前眼前的一幕幕,又浮现在了眼前。
1990年初,建省办经济特区不久的海南,通过注册会计师的人屈指可数,在五指山,靠坚韧的毅力自学通过全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的陶海林,成了很多大企业竞相招揽的对象。
海南省民族技工学校校园一角。记者石祖波 摄
彼时的陶海林面临着人生抉择:在兼职的五指山市海南省工业学校“转正”继续当会计学教师,还是接受三亚或省外多家企业的高薪邀约?陶海林最终选择了前者。
五指山市地处山区,生在五指山、长在五指山的陶海林深知,知识才能改变山区孩子的命运。
时光匆匆而逝,送走的学生一届又一届,再转身,站在讲台上的陶海林头发已有些斑白。
看似“精打细算”的陶海林,不仅放弃了个人发展良机,更是省吃俭用,从微薄的薪水中“挤”出30多万元,帮助30多名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在中国文明网今年一季度公布的“中国好人”评选名单上,陶海林榜上有名。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石祖波 文/图
课堂上的陶海林。记者石祖波 摄
一次次放弃外面机会,坚守山区三十余载
今年59岁的陶海林生在五指山,长在五指山。1981年,年满18周岁的陶海林应征入伍,在火热军营里快速成长。
“是部队教育了我、改变了我,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浑浑噩噩,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陶海林意识到,没有知识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难以在社会立足。三年服役期间,他利用休息时间把初中、高中的课本又“啃”了好几遍,打牢文化基础。
1984年,从部队复员后,陶海林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清晰的定位——继续学习、认真工作、好好生活,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回到家乡,陶海林进入五指山一家电池厂当工人。白天,他在工厂努力工作,晚上回家自学。凭着军人那股肯吃苦、不服输的劲头,他顺利考取会计专业的大专文凭。转岗到工厂的财务部门后,他再接再厉,先后通过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全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其间,还在海南省工业学校兼职教师,并被评为海南省优秀教师。
198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陶海林到海南省工业学校兼职当珠算老师,从此走上了三尺讲台。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一直到1990年前后的那几年,“下海潮”涌到了五指山,海南省工业学校教会计课的老师离开了校园。
原本作为代课老师的陶海林,也不断面临着新的人生抉择,是选择继续留在山区当一名正式教师,还是接受邀约,到三亚或省外高薪企业工作。
当时学校的工资仅有一百多元,外面企业月薪至少是学校工资的十倍以上。
陶海林坦言,当时,自己很要好的一名同学,到大企业任职,想挖自己去三亚的分公司任负责人,不仅有高薪待遇,还能解决户口等问题,他狠下心来向学校提出了辞呈,并提前告知了学生,接下来的一堂课,将是他教的最后一堂课。可下课后,班上几乎所有学生集体来到了办公室挽留他。
“陶老师,留下来吧,我们需要您!”“陶老师,我们不想耽误您,您能不能教完我们这一届再走?”学生的话语,让陶海林坚持了下来。
“当时教会计课的老师就我一个,教完了这一届还有下一届,我走了,这些学生该怎么办?山区的孩子太需要走出去看一看这个世界,没有老师给他们引路,怎么行?”从山区走出来的陶海林,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就这样,陶海林不但没走,后来还申请调入到学校,成为一名正式教师。
2000年初,深圳、珠海等地数万元的月薪也没能打动陶海林;2012年,海南省工业学校整体搬迁至定安时,陶海林依然选择留在了五指山,在新校址海南省民族技工学校继续教会计。
为了让五指山山区的孩子们有一个更好的未来,让陶海林在高薪工作机会一次次找上门来时都婉言谢绝。
正相反,陶海林的学生却一个个走出了大山。30多年来,陶海林带出了一万余名学生,其中不少学生毕业后从事金融业、银行业,还有学生毕业后到大城市创业开公司。
陶海林正在给学生上课。记者石祖波 摄
自掏腰包30多万元捐资助学,让30多名贫困学生圆梦
在不少学生的心目中,陶海林是他们的恩师,更像他们的父亲一般。不仅因为在课堂上陶海林对他们倾囊相授,更因为在他们因家境困难面临失学时,陶海林给予的帮助。
“陶老师走路的时候身板挺得很直,还留着当年当兵的影子。”虽然已经毕业20年了,王海容还能学得出陶海林走路的样子。
“我们家以前是在五指山卖菜的,挣不了几个钱,挺困难的。陶老师知道后,就会给我生活费,还让我到他家吃饭,省点钱。”王海容说,在陶老师的帮助下,她才得以顺利完成学业,现在,逢年过节她都要给陶老师打个电话,问候几句。
曾就读海南省工业学校的曾敏,至今仍记得恩师的帮助。得知曾敏家境困难,无法完成学业,陶海林得知后,一直资助她学费、生活费,每一笔钱也都被曾敏细心记录下来。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的亲生父母和家庭没有给过我太多支持,而陶老师对我来说,却是比亲人还要亲的人,他资助我读书,教我做人的道理。”曾敏是海南省工业学校2007级会计班的学生,家在广西的她初中时因为父亲做生意失败付不起学费,曾敏便辍了学,到广东的一家制衣工厂当剪线员。当时,她的很多同学早早就被家里安排了婚事,嫁了人,年仅17岁时,曾敏就被父母逼着相亲。
“我当时是逃离了家门,到海南省工业学校上学也是先斩后奏,直到毕业,父母也没给过我一分钱。”曾敏说,到学校时,她只有打工时攒下的几千元,知道她的特殊情况后,陶老师每月都给她200元生活费,还让她到家里吃住。
“其实陶老师家里也不富裕,但他依然尽心尽力地帮助我,教会我许多人生道理和谋生技能。当时他给过我的每一笔钱,我都好好记着,希望等将来工作后就把钱还给陶老师。”毕业后,曾敏很快就找到一份好工作,目前月工资有8000元至11000元左右。有了收入后,曾敏很快把欠下的学费和生活费还给了陶老师。
“我真的很庆幸当初做的选择,陶老师曾经和我说过一句话,‘一个人想要学习什么时候都不会晚,一直到生命截止停止跳动的那一刻为止。’毕业后,我依旧牢记陶老师的话,每天不论多忙,都会抽出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时间学习,让自己每天都有所成长。”曾敏说。
“毫不夸张地说,是陶老师改变了我的命运!”曾敏坦言。
这些年来,像王海容、曾敏这样受过陶海林帮助的困难学生有30多人。
“我个人能力有限,那些家庭经济特别困难,但又特别上进、求学若渴的学生我就会帮。2008年后,国家对中职教育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加大后,也不大需要我补贴他们了。”对自己多年捐资助学的事,陶海林看得很淡,说自己只是觉得勤奋的好学生,如果因为几百元、几千元就退学,实在太可惜了,所以才帮他们出了学费、生活费。
上世纪80年代初,陶海林一个月工资也就一百多元,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才从一百元逐渐涨到几百元,直到2000年以后,工资达到上千元。
从那时起,陶海林就当起了“月光”族,工资省着花,仍然月月光,省下来的钱,都留着给困难学生交学费和生活费。
尽管身上的衣服仍是多年前的旧衣服,脚上破了三个洞的袜子还在穿,陶海林认为保持干净整洁即可,并不觉得失了体面。
这个看似“精打细算”的人,对金钱却毫无概念,从当时每月不到千元的工资中,累计掏出30余万元帮助困难学生。
记者在与陶海林的对话中得知,他至今没有购买属于自己的住房,目前,跟爱人所住的房屋还是学校的职工宿舍。
今年6月29日,暑期来临,陶海林好不容易攒了几个月的钱,终于给住了几十年的老宿舍装上了空调,银行卡余额却只剩下1687.27元。这是陶海林身上的全部家当。
尽管临近退休,获评高级讲师的陶海林,近两年的月平均工资破格涨到了近万元,但由于过去工资并不高,家里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只够勉强维持家庭开支。
对于丈夫的工作,妻子刘善秋却是义无反顾地支持,对家庭生活现状也是毫无怨言。
创新教学模式,教授学生实用技能
作为一所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就面临着就业压力,如何教授学生就业技能十分关键。但1990年代初期,很多地方的会计教学仍停留在书本上。
一次,陶海林与其他老师探讨学校的教学现状时,说出了心中忧虑:“一支粉笔、一本教材,如果重理论轻实践,就好比纸上谈兵,学生很难学到真本事!”
当过侦察兵的陶海林,善观察、爱思考、敢决断。他大胆提出创新教学模式:“军事上注重‘练为战’,教学上也应该强调‘学为用’。”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陶海林决定从自己教授的会计学“试水探路”:自掏腰包为学生编写模拟实务教材,将实际财务票据作为理论讲解的“道具”,开展会计实务情景模拟教学……
那一年,当地一家银行招录会计专业毕业生,原本学历要求为大专以上。招聘会现场,银行领导看到陶海林带领的中职学生业务十分熟练,当即破格录用了12名学生。此后,陶海林“学为用”的教学理念在全校推广,促进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陶海林入选2022年一季度“中国好人”榜。记者石祖波 截图
将军营文化引入校园,让学生走正道
在学校,陶海林不光是学生们眼中的老师、家长;也是同事心中的好榜样。除了教授会计专业知识,陶海林还十分注重在课堂以外对学生进行培养,希望通过引入军营文化和军事训练,锻炼学生体魄,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上进心和责任感。
“陶老师,在学校除了会计教学,还兼任综治办主任。在教学方面,他是我们教师的楷模,因为他有企业工作经验,教学注重实践,非常适应学科教学,学生也非常喜欢他的课,能够让学生学到实用的技能;陶老师还是一名退役军人,在校期间,每天早晨会负责学生早操,晚上还负责学校治安巡逻,早出晚归,勤勤恳恳几十年如一日,是我们每一个老师学习的榜样!”提到陶海林,学校同事曾丽萍说。
社会上,在不少家长看来,中职学校的学生,很多是考不上高中的“差生”,2000年前后,有少数学生与校外青年混在一起,扰乱课堂和学校治安,也给社会治安留下隐患。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让这些学生将来有一技之长,更要让他们走正路,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陶海林坦言,经过从实践教学中探索,2006年开始,他将军营文化引入校园,学校治安状况彻底扭转,学校师生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如今,课堂外,陶海林会在校园内带领学生们操练,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除了练习走方队,还有模拟实战练习。这些训练提升了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也让他们有了更多荣誉感和自信心。
“我这个人没有什么太大的理想,就希望这辈子能当好一名人民教师。”陶海林说,希望有更多优秀教育工作者能扎根山区,让山区孩子的人生拥有更广阔的天地。
采访的最后,陶海林谈到了关于“师德”的话题。“我个人的理解,‘师德’意味着谦让和牺牲。作为一名好的人民教师,我认为,应该把发展机会让给学生,牺牲了我个人发展机会,却能够让上万名学生走出大山,扶他们走正道,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觉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