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昌江:少花1100万元盘活396.85亩旧矿山
曾经满目疮痍的矿山,如今已是绿意盎然,这是近日海南省融媒体中心记者在海南昌江三狮岭V2矿山看到的一幕。矿山“绿色蝶变”背后,则是昌江在矿山修复中,创新探索实施“生态+经济”模式,让政府少花钱,企业有钱挣,农户有收益,实现矿山生态治理成果管护常态化和多方共赢的新局面,也是昌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又一生动实践。
昌江三狮岭V2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前,满目疮痍。昌江林业局供图
探索实施矿山生态修复新模式,花799.16万元干成1900万的事
2019年7月14日至8月14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到昌江开展督察期间,要求对三狮岭V2矿山进行生态修复治理,整改时限为2022年12月底前。
“如果按照以往直接将矿山修复工程交给施工方,政府不仅要多花费大笔资金,还极易存在修复后的矿山因后续管护缺位,导致山体复绿植被死亡,矿山修复治标不治本。”昌江黎族自治县林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冯操说,为彻底解决上述问题,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及研讨,该县探索实施“生态修复+废弃资源利用+产业融合”的新模式,并成功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生态修复治理。
2020年11月27日,海南绿满岛实业有限公司接到开工令后进场施工,着手进行三狮岭V2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该矿山治理分为两个生态修复区,总面积396.85亩,其中国有后备用地287.77亩、村集体用地77.8亩,农户承包地31.28亩。“整个项目做完,政府投资799.16万元,若换成以往的简单粗放的生态修复方式,起码要花1900万元。”冯操说。
复绿植被种类多样,企业、农户均受益
三狮岭V2矿山的治理亮点不止于此。以往,矿山修复种植的植被多以单一的爬藤为主,三狮岭V2矿山复绿植被则种类多样,除了马占相思树,还不乏龙眼、菠萝蜜、花梨树等经济作物,还将为投资企业带来收益。 “这些复绿植被都是我们一株一株种下去的,公司在后续管理上也有一套完善的举措,精心管护林木成长。”对于这次参与三狮岭V2矿山治理的发展前景,海南绿满岛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吴祖金充满期待。
三狮岭V2矿山治理涉及的国有后备用地,政府免收企业租地费,涉及村集体和农户承包地,政府一次性付清30年租地费,这让农户多了一份收益。
“没想到矿山复绿,我们还能拿到一笔不菲的租金。”在三狮岭V2矿山治理中,涉及叉河镇叉河村村民李永财承包地6.9亩,“每年每亩500元租金,还是一次性付清,想想就开心。”
记者从昌江黎族自治县林业局获悉,涉及村集体和农户承包地的租金,待相关程序走完后,将如数发放。
昌江三狮岭V2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后,绿色盎然。昌江林业局供图
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矿山修复如期竣工
矿山复绿并非一蹴而就的。三狮岭V2矿山治理中,施工方结合矿山修复治理区域地形地貌和生态破坏现状,把植被存活作为矿山复绿的关键和目标,对山体形态实施工程进行整理和勘察,创造植被生长条件;对适宜治理区域大面积覆土绿化,营造与周边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景观。
三狮岭V2矿山曾遭严重非法开采,造成山体大面积裸露,水土不易保持等问题,成为矿山复绿的一大桎梏。“开路运土覆盖石头,引水灌溉植被。”吴祖金说,生态修复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更要找准点子和路子。
随后,施工单位对三狮岭V2矿山山体开采剖面采取客土喷播挂网方式,通过清理坡面→平整穴沟→打锚杆挂网→喷播→撒草籽等系列举措,形成灌、草、藤优化立体配备模式,将植被发达根系和网体有效结合,成功实现裸露山体大面积复绿效果。
“种好植被后,我们利用部分矿坑当做天然蓄水池,通过矿坑引水灌溉植被,保证植被生长用水。”吴祖金说。
经过有效治理,三狮岭V2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于7月通过竣工验收。昌江通过探索实施“生态+经济”模式,“盘活”旧矿山,为生态修复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昌江始终坚持以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相融共促为目标,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治理工作,做到统筹兼顾、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并举,推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统一,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昌江特色、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生共赢的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