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教授”曾念开:走遍海南大山 探索蘑菇21年
“快看,这朵蘑菇很特别,菌盖直径约20厘米,这么大的很少见。”近期的一次野外考察,曾念开带领研究团队在海南省五指山市阿陀岭发现了一个新的菌类,但要命名它为新物种,还要经过漫长的研究、论证,并发表论文。
当时,他们冒着大雨拍照、取标本,及时记录下真菌的特征。
21年来,海南真菌专家、海南医学院药学院教授曾念开带领研究团队,用脚步丈量海南的每一座大山和热带雨林,采集菌物标本、开展实验研究,发现了75种真菌新物种,建立大型真菌种质资源库;亲历了海南大型真菌研究从无到有,并日臻完善的过程。
曾念开在野外考察,采集蘑菇标本。(受访者供图)
每一次野外考察都充满变数,或被雨淋,或被蚂蟥咬,或一无所获;但他们仍然期待每一次出发。曾念开还带领研究团队,通过科技创新延长海南特色菌产业链,发展林下经济助力海南乡村振兴。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王洪旭 实习生 付莹婕
▶“蘑菇教授”
研究大型真菌21年
蘑菇是大型真菌的另一种称呼。曾念开的老家在福建,当地菌类资源比较丰富,曾念开小时候就跟父母一起上山采正红菇。那是一种肉质肥嫩、清甜、鲜美可口的野生食用菌。此外,他们家里还种植香菇、毛木耳等食用菌。
从小耳濡目染,曾念开对蘑菇和植物感兴趣,大学选了药用植物学专业。2001年从吉林农业大学毕业后,曾念开来到海南医学院工作,同时也开启了他的蘑菇研究之路。
来到海南,喜欢野外考察的曾念开,犹如进入了多姿多彩的生物宝库。但是,有很多蘑菇他都叫不上名字,拍下照片找别人问,也问不出答案。
“当时我就想,问不到蘑菇的名字,我就自己研究。”曾念开在攻读硕士、博士,以及教学工作中,都专注于大型真菌的调查、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
如今,曾念开进行大型真菌研究已21年,创建了海南医学院真菌标本馆,保存了来自海南、广东、福建、云南、湖南等地的近2万号标本。该标本馆已经正式载入国际标本馆索引Index Herbariorum,并获得国际标本馆代码FHMU,能在大型真菌分类、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上起到关键作用。曾念开也被学生亲切地称为“蘑菇教授”。
曾念开在海口羊山地区,带领农户开展赤芝的仿野生林下栽培。(受访者供图)
▶野外考察
不惧艰苦走遍海南18个市县
2001年,曾念开就开始在海南热带雨林进行野外考察,“那时候没有团队,也没有科研设备,有的是一腔热情。”
当时,研究菌物是很小众,甚至不被认可的方向。曾念开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出成绩来。早期的野外考察,基本都是曾念开自己一个人前往。他往往先坐大巴车前往市县和乡镇,再雇拖拉机或摩托车将自己送进山,“有一次,在霸王岭考察时,坐一辆摩托车上山,道路打滑,我直接从后座上摔了下来,幸好只擦伤了皮肤。”
学生黎继清说:“曾老师在野外考察特别认真,山上有很多蚂蟥,但只要看到蘑菇,他就趴在地上给蘑菇拍照、取标本,蚂蟥咬在身上也不管不顾。”
在野外发现蘑菇标本,首先要拍照,但拍照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蘑菇比较小,要选好角度,不能蹲着或者站着拍。”曾念开说,“那样不能很好地体现蘑菇的特征,大多数时候只能跪着,或趴在地上,才能拍出蘑菇的特征。”
拍照时还要给蘑菇的菌盖打上遮光伞,用反光板给菌柄补光,才能拍出清晰完美的蘑菇照。这时,蚂蟥、蚊子、蚂蚁、蜈蚣等昆虫就会乘虚而入,“蚂蟥会偷偷地钻到裤子里,蚊子叮在手背上,但只能忍着。”
“相比我们对蘑菇研究的热爱,这些辛苦就不算什么了。”这些年,曾念开带领菌物资源与可持续利用研究团队,用脚步丈量海南的大山和热带雨林,他们的足迹已遍布海南18个市县。
曾念开。(受访者供图)
▶重大发现
发现75种真菌新物种
野外考察时间紧,需早出早归。曾念开和研究团队一般早上6点多上山,去寻找和采集蘑菇标本。采集到蘑菇后,要尽快赶回住处,测量菌盖、菌柄、菌管、菌孔的相关数据,解剖菌肉,观察特征,烘干保存。
“因为蘑菇是一种‘善变’的微生物,比如有的牛肝菌在触摸后会变色,短时间内会变红、变蓝、变黑,需要我们快速记录下来,为日后的种质资源鉴定提供依据。”曾念开说,大型真菌种质资源搜集和保护工作要特别细心,这些变化不记录下来,烘干后就看不到了。
“有时采的标本多,要记录到凌晨一两点,才能休息。”早上6点,他们又继续上山采集。
有的新物种,从发现到最终命名,需要漫长的研究过程。2009年7月,曾念开在鹦哥岭野外考察发现一个牛肝菌的新物种。接下来的7年,他10多次前往鹦哥岭考察,最终才将其命名为海南黄肉牛肝菌。
曾念开带领研究团队已发现并正式发表2个真菌新属、75个真菌新种、新组合种19个、中国新记录菌属1个、中国新记录种2个。
▶锤炼学生
所带学生发表SCI论文21篇
每一次野外考察,曾念开都会带上研究生一起。“经历了野外考察的锤炼,他们才能更好地应付生活和实验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曾念开说。
“他对待生活很乐观,对待科研特别认真。”海南医学院2019级药学专业硕士张玉卓说,用“可爱”这个词形容曾老师最合适。她读研究生3年,先后8次跟着曾念开去野外考察,把海南的大山都走了一遍,也见识了不一样的风景。
谢惠菁同学说,曾老师总是专注于热爱的事物,每次野外考察遇到山上的蘑菇都非常兴奋,有时不顾自己摔倒,就扑上去研究和记录。受曾老师影响,她也找到了自己的热爱和科研自信。
“鼓励学生勇于为这个世界创造新知识,而不要在意这个知识是大还是小。”曾念开培养的10名硕士研究生中,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在国际期刊发表了SCI论文21篇。
▶保护濒危资源
在羊山地区仿野生栽培灵芝
曾念开带领的研究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三个方面:对野外新物种、特色资源的发现和发掘;对濒危的特色资源进行人工栽培,助力乡村振兴;对蘑菇多糖进行研究,研发大健康产品。目前已经研发一些蘑菇多糖的颗粒剂,并申请了专利,下一步争取进行转化。
“海南是中国灵芝科真菌生长较多的地区。”曾念开说,目前已知的100多种灵芝中,分布在海南的有70余种,然而早些年的过度采摘让不少野生灵芝处在濒危状态。
在野外考察,曾念开会发现一些珍稀的赤芝、虎乳灵芝等。他们都会先采集下来,而后对菌种进行分离,进而保存栽培,再进一步推广种植,帮助老百姓发展林下经济,助力海南乡村振兴。
海口羊山湿地区域植被良好,含有充沛的地下水,因此有“湿地博物馆”之称,但由于熔岩上的地表土层非常薄,几乎无法种植农作物,长期以来该区的土地被“遗弃”。曾念开带领研究团队反复试验,创造了一套适合于羊山地区的灵芝仿野生栽培方法。“我们在羊山地区进行赤芝林下仿野生栽培,效果还不错。”曾念开说,在内地赤芝一年只能收一次,而人工栽培的赤芝,一年可收8至10次。
该栽培方法在林下种植,投入成本低、环保无公害,子实体产量是其他省份栽培灵芝的8-10倍。曾念开科研团队与公司合作,采用“农户+公司+专家”的运行模式,在海口市龙泉镇永昌村进行灵芝的仿野生栽培。
永昌村村民黄忠表示,去年他们有5户农户在野生荔枝树、野生龙眼树下,种植了灵芝3000棒,采收约1350市斤的灵芝子实体干品,平均每户年增收超万元。
今年,黄忠和村民们又种植了3000多棒,目前长势喜人。“我们的种植技术都是曾教授一手指导的。”黄忠说,非常感谢曾教授为农户找到了致富路。
用科学研究成果为社会创造价值。在海南医学院药学院实验室,曾念开研究团队人工栽培了20多棒竹灵芝。每天,他们会定时浇水,并观察其生长情况。此外,他们研发的椴木栽培虎乳灵芝技术已获得发明专利。曾念开表示,未来有望延长虎乳灵芝等海南特色菌种的产业链,打出海南特色菌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