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为桥 同心筑梦
当台湾茶艺师张家凤萌生将海南椰汁与传统制茶技艺融合的创意,当海南椰雕传承人刘雅计划在作品中融入台湾同胞带来的全新理念,一场跨越海峡的非遗交流,正成为海南统一战线凝聚人心、促进融合的生动注脚。2025 琼台两岸非遗保护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琼台非遗在碰撞中焕发新生,更彰显了海南统一战线以文化为纽带,深化两岸同胞情感联结、共促发展的坚实力量。
琼台两地地缘相近、人文相通,非遗领域的天然契合为两岸交流搭建了天然桥梁。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与台湾少数民族手工艺的匠心共鸣,海南八音器乐与台湾传统民乐的韵律交融,琼剧与台湾地方戏曲的文化溯源,让 12 人的台湾非遗交流团在 5 天行程中深深感受到 “两岸一家亲” 的文化基因。这种源自血脉的文化认同,正是海南统一战线开展对台工作的独特优势。通过组织非遗体验、传承人对话、座谈会交流等形式,海南为台湾同胞打开了一扇了解大陆发展、感受海南活力的窗口,让文化交流成为消融隔阂、凝聚共识的 “黏合剂”。
在保护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琼台非遗交流为两岸文化合作注入持久动力。台湾交流团成员点赞海南 “老爸茶观光巴士” 的创新形式,海南传承人惊叹台湾非遗的创意表达,这种双向奔赴的灵感碰撞,恰恰印证了 “传统是非遗的根基,创新是非遗的生命力” 的深刻内涵。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蓬勃态势,更为这种合作提供了广阔舞台 —— 从创意茶饮的研发到非遗文创的联合开发,从文化旅游线路的共建到青年创业平台的共享,琼台非遗合作已超越单纯的技艺交流,成为两岸产业融合、优势互补的新载体。海南统一战线精准把握这一趋势,通过政府引导、协会搭桥、市场运作的模式,让非遗交流从 “文化盛宴” 转化为 “发展红利”,为台湾同胞特别是青年群体提供了扎根海南、共谋发展的新机遇。
此次琼台非遗交流活动,是海南统一战线践行 “两岸一家亲” 理念的生动实践。台盟海南省委会等主办单位的精心组织,海口市非遗保护中心的专业支撑,让交流活动既有 “原汁原味” 的文化坚守,又有 “与时俱进” 的创新探索。全国政协常委符之冠所言的 “文化交流的种子”,正是海南统一战线长期深耕对台工作的成果体现 —— 从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到完善台湾同胞在琼发展的配套政策;从保护两岸共同的文化遗产,到推动产业协同发展,海南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为台湾同胞打造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让两岸同胞在交流合作中增进互信、凝聚共识。
当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开放的政策红利与蓬勃的发展活力,为琼台深化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非遗交流作为海南统一战线对台工作的重要抓手,不仅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搭建了两岸同胞心与心沟通的桥梁。未来,随着交流的常态化、合作的深度化,相信会有更多台湾同胞来到海南,在非遗传承、产业发展、青年创业等领域找到合作契机,共同书写琼台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文化同源,血脉相连。海南统一战线以非遗为媒,让两岸同胞在文化传承中增进认同,在创新合作中实现共赢,这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更是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贡献。在这条同心筑梦的道路上,海南将继续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以文化为桥、以发展为脉,让琼台交流之花越开越艳,让两岸同胞的情谊在携手前行中愈发深厚。